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1-10
2017-01-10 第A02版:玉林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我和《玉林日报》不得不说的故事

作者: 陈孟琼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745
    我是《玉林日报》的忠实读者,同时,也是该报的特约通讯员,是“玉林英才在外埠”“玉林儿女在四方”专栏的主要作者之一。20多年来,我与《大众报》(《玉林日报》的前身)、《玉林日报》有很深的感情,我的许多长篇文章都是通过玉林日报得以发表,我的写作兴趣也是在不断写稿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特别是在2008年我参与编辑的《玉林儿女风采》丛书第一集150篇入选文章中,就有80多篇是我在“玉林英才在外埠”“玉林儿女在四方”专栏发表过的文章(如算上在原县级《玉林市报》《玉林晚报》上发表的,总数达100多篇)。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玉林日报》开辟的这两个专栏,也许就没有这一套由玉林市老科协会长胡维清主编的被许多人戏称为“玉林人物志”的丛书了。
    从1989年5月起,我开始为县级《玉林市报》的“玉林儿女在外地”专栏写稿,七八年间竟刊登了80多篇。可惜当时是县级市报,篇幅不长,无法全面反映在外地工作的玉林优秀儿女的成绩。1994年初,听说当时《大众报》在头版开辟了“玉林英才在外埠”专栏,于是我写了一篇我区知名画家、广西艺术学院杨大章教授的事迹报道投了过去,没想到在2月就刊登了,此后,在两年内大约刊登了12篇。
    1997年1月,《大众报》更名为《玉林日报》,而且变成了一份大报。报社胡富光编辑打来电话,告知日报每周星期天头版开设有“玉林英才在外埠”专栏,让我有空就投稿。嗨!放在头版,说明报社是足够重视的,我就想通过这个专栏,让家乡人民对在外地工作的玉林儿女的情况有所了解,为他们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于是从1997年1月至2000年9月,我就在该专栏发表了50多篇人物通讯,介绍了许多在外玉林籍优秀专家、教授、艺术家的事迹。
    2004年1月的一天,我忽然收到《玉林日报》寄来的开会通知书,当时就感到纳闷,因为我已很长时间没有投稿了,还去开什么会?我按时来到会场,一看主席台上悬挂的表彰优秀先进通讯员的横幅,一下子懵了,感到十分尴尬,正想离开时,李福光社长走了过来,亲切地说:“陈老师,我们准备恢复‘玉林英才在外埠’专栏,并更名为‘玉林儿女在四方’。你过去经常为这个专栏写稿,希望你今后继续为这个专栏投稿……”听了李社长这么一说,我终于明白了来开会的目的,没想到这么久了,李社长还记得我,一时间挺感动的,连忙说:“好的!好的!我以后会写的……”回家后,我赶紧联系了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刘江南,在我的动员与说服下,他终于提供了材料。2月4日,长达2600多字并配有大幅照片的《体育天地显身手》文章刊登在“玉林儿女在四方”专栏上。在此后的多年中,100多篇人物事迹报道陆续发表在该专栏。
    由于参加编辑《玉林儿女风采》丛书的关系,所以我与许多在外地工作的玉林籍专家、教授、艺术家等都见过面或有过联系。他们都是玉林人,都很关心家乡的事。我不但给他们寄去《玉林儿女风采》丛书及各集的优秀征文选,有时也给他们寄去《玉林日报》,供他们阅读。《玉林儿女风采》编委会在南宁先后召开过五次新书发行仪式或座谈会,众多玉林籍在外地工作的专家、教授、艺术家不但参加,而且对每一集《玉林儿女风采》都给予高度评价。其实,这也是对《玉林日报》的高度评价,因为这套书中的许多文章都是从《玉林日报》转载过来的。
    感谢《玉林日报》给了我这样一个写作平台,让我有机会把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党鸿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吴以成在内的许多玉林优秀儿女介绍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他们是玉林人的骄傲。此外,我还写过一些游记、优秀教师的事迹及简讯等。
    家里人对我写稿是十分支持的。在我的鼓励下,儿子、儿媳也写过一些人物通讯在《玉林日报》刊登。每当我写稿时间长了点,老伴就会递上一杯热茶“以资鼓励”,在订报季节会不时提醒我:别忘了订《玉林日报》啊!正在读小学的孙女更是《玉林日报》的粉丝,她经常浏览《玉林日报》。最近,她看到了我在《玉林日报》刊登的到威尼斯水城游览的文章,便大叫起来:“我也要像爷爷一样写游记!我跟爸爸、妈妈去过海南岛、广州、香港、澳门旅游,今年还去过新加坡旅游呢。我要写一篇新加坡游记,让爷爷拿去《玉林日报》发表……”看着她幼稚天真的样子,我和老伴都忍不住笑了……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