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他的牙齿今后估计都不能咬硬的东西了,吃硬东西的时候我们都大声提醒,不要用门牙!我很担心他长期不用上前牙齿咬合,以后对面部骨骼会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唉。” 在执行局刘法官的办公室,当被执行人唐某没有来到时,40多岁的周阿姨一说起儿子的门牙,话就停不下来。 2008年4月10日,就读于博白镇某小学的原告小胡(化名)与被告小荣(化名)、被告小福(化名)吃完早餐后,在操场玩游戏。小福、小荣在拉小胡时,因小荣踩到石头后跌倒,碰到小福,小福也因小荣的碰撞而跌倒,并在跌倒过程中,碰到小胡的牙齿,致使小胡上前牙折断后又致外伤性根尖炎,事故发生后,周阿姨便带着儿子小胡到博白、南宁等地治疗。由于治疗牙齿遵照医嘱是阶段性的,双方对一次性支付赔偿无法达成意向,没有办法确定具体金额,只能治疗一次起诉一次。所以这个牙齿官司从2008开始,每次他儿子小胡的牙齿治疗一次她都要到法院起诉学校、小荣及其父亲许某、小福及其父亲唐某等人。6年过去了,她也起诉了六次,法院也判决了五次,最后一次的起诉在2016年10月刚开完庭。 法院判决后,除了学校赔偿了以外,其他被执行人均以无力偿还为借口拒绝偿还。为了追讨医药费,周阿姨多次要求被执行人赔偿无果后,无奈到博白县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法官收到案件后,立即向该案被执行人送达相应的法律文书,进行网上司法查控。但网上查控反馈回来的消息是被执行人均无存款、车辆、工商登记等。通过多个渠道打听到被执行人的联系电话后,多次与被执行人联系,耐心向其释法析理,告知该案已经进入执行程序,责令被执行人限期履行判决义务,并告知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严重后果。但是,被执行人并没有耐心听完执行法官的讲解,就匆匆挂了电话。执行法官只好先把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黑名单”),同时到被执行人的住所地与其沟通,促使执行和解。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执行法官的努力,因为上了“黑名单”而处处碰壁的被执行人,在11月10日下午,便答应法官到法院与申请人和解,把2016年10月刚刚开完庭尚未判决的诉讼,唐某也认同起诉书的赔偿金额提前一次性支付赔偿。偿还完执行款项后,还一再询问,是否真的解除了其“黑名单”。在得到如果其履行完毕,法院会及时解除“黑名单”的答复后,唐某松了口气,“这回可以自由自在了!” “非常感谢执行法官一直努力地帮我追讨执行款,现在终于拿到了执行款,闹心的日子可以结束了!”拿到执行款的申请人周阿姨高兴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