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9-07
2016-09-07 第B03版:报网互动 【字体】大 |默认 |

帖热

作者: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2625
    小编说说:微友的一个小发现发到了粉丝群,敏锐的小微捕捉到了这个信息,并写出了一篇接地气的报道。生活中就需要这样细腻的触觉,发现美并宣传美。很高兴“米粽西施”这个新网红能够得到网友们的喜爱。看到后台一个个赞赏的评论,生活中就需要这样细腻的触觉和美好的感悟,这样才能让这个社会充满正能量的爱。感谢微友的报料,欢迎加入我们的粉丝群互动。
    关键词:米粽西施
    网友实拍!福绵新桥有个“米粽西施”旗袍摇曳,她一俯身,人美心更美!
    称得上西施的女子,必定是天生丽质,即使藏身市井,依然掩盖不住身上散发的光彩。网络上曾涌现过“豆浆西施”、“酱饼西施”、“猪蹄西施”……她们衣着朴素,一颦一笑却让人心动。就在昨天(8月27日),有网友在玉林福绵新桥镇也发现了一位卖米粽的“西施”,身穿鹅黄色旗袍,曼妙的身段,不仅人美,心更美。
(2016-08-28玉林日报微报)
    网友评论:
    @大写M:哎哟!咱镇上的呀!为大新桥添光彩了!改天回家也要去光顾光顾!
    @记忆:我也经常吃,还留有她的联系方式,想吃发条信息问她在哪,我就过去了。我最喜欢她家的红豆西米粽了,好吃。给满分,大爱!
    @唐丽明:突然间上了玉林日报微报头条,成了网络红人!感觉非常意外!网友们有善意的赞美,也有恶意的攻击!不管怎样,我依然会坚持不懈,永不言弃,踏踏实实做事,坦坦荡荡做人!学而知不足,不足而知学!不断地学习探索,做个内外兼修的好女人!共勉吧!姐妹们!
    @珍惜:她每天从我家门前过,一听到音乐,多数是她,不由自主出阳台看看,人也美。
    @破茧重生:女人的榜样,不管做什么都注意自己的形象,我喜欢吃她做的凉粽。人美,粽子美!
    @小姚:经常在福绵圩上见到她,人美,米粽也好吃。卖好多年了,她一直都是这样梳妆打扮得很美的,我为她点个赞!
    关键词:新区老楼
    小编说说:城区老房子的拆与留,总会引来保护与开发的辩论。9月3日,玉林日报微报写了一篇关于玉林城区最核心最繁华的街区砌起围墙准备动工,同时列举了玉林城区超30年以上的一些老房子。这条消息发起的投票近千人参与,有54%建议保留,39%的建议该拆就拆,还有7%表示围观。后台的评论也很热闹,网友在热议的同时也引经据典,发表看法,非常精彩!
    要拆了!这片最繁华热闹的街区已经砌起围墙。玉林还有多少30年以上的老楼?
    昨天(9月2日),很多小伙伴忽然发现,市区最核心、最热闹繁华的街区之一,从金城商厦路口往西到六路口方向,东成小学对面,约一百多米的马路上,忽然砌起了围墙,把大批商铺和许多老楼都圈在了里面。
    消息传出,吃瓜群众顿时议论纷纷。不过,对于这个商业项目的价值与作用,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只是很多小伙伴给小微发来消息说,里面的很多30年历史以上的老单位楼,就要拆了吗?
(2016-09-03玉林日报微报)
    网友评论:
    @冬冬Sen:玉林城建特色在哪?千年州治所在地痕迹在哪?岭南都会的精神传承在哪?是外墙统一的“穿衣戴帽”?是一幢幢具有商业价值的高楼?政府的难在于必须上项目,文化的难在于必须建立在经济基础上。怀念南观小学在寨门墩上的教室和大青石围墙,怀念三中的老校门、老礼堂和防空洞,怀念大府园晨练的身影,怀念一院二院朝阳电影院里的包场电影,怀念进去跟出来永远不一致的州珮村巷,怀念穿过九曲巷的惊悚,怀念柴行巷、文屋街的神秘……建议:1.以第一、第二电影院、五灯坡、公园为中心,建成如桂林靖江王府门前东西巷的商业街;2.以文屋街、大夫祠(文天祥)、粤东会馆为主的创业移民文化街;以州珮万花楼、武馆为特色的古村落文化街。建成千上万的商品房、铺来钱快的政绩大,不如建一个真正保有千年古州、岭南都会特色的游人多的功德大!
    @somnusok:城市的发展就是必须去旧留新,文化是需要沉淀的,需要传承的,但不需要用旧房危房作为载体。在上海,在杭州哪个新城市不是高楼大厦,但是人家还是有新的旧房子在。重要的是看整体发展和规划。
    @十三爷:五灯坡、竹篾行、火烧街、十字街、西街口那些骑楼和街上的古树(包括新华书店门口路中间那两颗榕树,公园大门那条路还有两颗木棉树),这些一定要保留。
    @00:要保护老建筑,规划一个片区比较好!闹市街零零散散规划几栋,不仅不美观,外地来的人还以为是钉子户呢?
    @MO:第二影院不应该拆,那么有时代标志的建筑。个人建议应按照原样进行修复,而不是拆除,除非是危楼。看看哪个发达国家不是到处都是老楼的?
    @向东:只要不是文物保护,统一规划,折旧建新是社会的进步。
    @WONSA0I:标志性的能重建当然好,商业重建,老城区安置问题或许才是我们该有所顾虑的吧。
    @淋秋雨:城市发展要盖新楼是必然的趋势,但是文化的东西也要保留。规划一块保留有玉林特色的文化产地或者建筑群,这些政府应该都有想过的吧。
    关键词:虾饽
    卖了18年,还有很多人惦记着,玉林这家不起眼的小摊生意好火!
    每当提及某一座城市,很多人都会先想到那里的小吃。绍兴的臭豆腐、成都的担担面、重庆的酸辣粉、上海的小笼包……一座城市的吃食同它所在的地域、人们的生活习惯等等是分不开的。提到玉林,除了广为人知的牛巴之外,还有人会惦记那幽幽巷子里飘来的虾饽香。
(2016-09-02玉林日报微报)网友评论:
    @煎鱼霖:这个童年的回忆一直记在心中,有时和朋友路过,也会花上一两块钱买一个来吃、也不是说多么的想吃,只是舌头想那个味道了,人想起童年了。
    @肖老哥:小时候买过三分钱一个虾饽或豆腐角,真好吃!
    @卿:记忆中的虾饽。二十几年前就读于玉林三中,每当放学时,就沿着对面的小巷跑,买两个香脆脆的虾饽、一串酸料,一边吃、一边玩,那满足感是无法形容的。啊!好留恋当年的味道……
    @徐:经常去,一直是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正宗老玉林。
    @大脸喵:从小吃到大的虾饽啊!小学在古定读,放学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去买。初中在三中读更是方便啦,买杯奶茶买个虾饽再来两块薯片,青春年少的日子真是没烦恼啊,也不怕吃胖。现在每次出去逛街都还会去买,边走边吃,形象也不顾了。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