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8-04
2016-08-04 第A01版:要闻 【字体】大 |默认 |

重塑九洲江的“江河文明”

作者: 记者 邹江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442
陆川县九洲江畔的十里河画景区。(本报记者蒋金泰摄)
    在2016玉林环保世纪行活动中,记者强烈地感受到了九洲江生态环保的“江河文明”:对准顽疾要害,打出“组合拳”;更新理念,产业升级转型;大“河长”带小“河长”,打开江河治污新格局……
    两年多的时间,玉林市围绕城镇生活污水治理、防控养殖污染治理、化解工业污染弊病、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和抓牢河道污染整治,打响了一场治理九洲江的攻坚战,九洲江正在从原来“污水河”向美丽的“清水河”转变。
    2015年监测数据显示:两广跨省区考核断面石角监测断面水质明显改善,年均水质达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消除了IV类水和V类水的现象,由2014年的7个月水质达标增加至2015年的9个月达标,水质达标率由2014年的58.3%上升到2015年的75%。
凝聚共识—— 长治之策日趋完善
    2014年至2017年,由广西、广东两省(区)政府各出资3亿元共同治理九洲江流域水环境污染,连同自治区有关厅局的专项资金,市、县自筹资金等,至今共筹集到8.5亿元投入治理。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九洲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两大重要成效: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将九洲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列为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跨地区生态补偿三个试点之一,标志着九洲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上升到国家层面。
    ——九洲江水质总体逐步改善。监测数据显示,九洲江水质近年来呈逐步改善的趋势,两广跨省区考核断面石角监测断面水质明显改善,2016年1~5月,跨省界监测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地表水Ⅲ类标准。
    这两大成效的取得与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密切相关。2013年8月以来,自治区主要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召开专题推进会、协调会、座谈会,并多次作出批示,从高位持续推动,确保了九洲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推进。
    玉林市委、市政府把九洲江治理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九洲江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陆川县、博白县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及治理目标,时间要求,责任追究等。编制完成《玉林市九洲江流域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玉林市九洲江流域养殖业发展规划(2013~2020)》《九洲江—鹤地水库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2014~2017)》等一系列规划和方案,为九洲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治理之路——疏堵结合绝不放松
    在圭地河(九洲江流域博白段),刚从江上捕鱼回来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两年九洲江沿岸拆了很多猪场、搬了很多工厂,现在水面垃圾少了,水好了,河道里的鱼类又多了起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九洲江流域的人口、养殖、工业密度迅速增长,一段时期来呈现无序发展的状态,污染源不断增加,流域生态不断破坏,水质不断恶化,危及下游700多万人口饮用水安全。
    面对这些问题,玉林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挥经济转型的导向作用,重构流域的文明生产方式。
    在养殖业上,玉林市把握好堵与疏的矛盾。把九洲江主干流200米范围内设为禁养区,2000米范围内设为限养区。截至今年5月,累计清拆了禁养区内1429家生猪养殖场(其中2014年、2015年清拆1405家,2016年清拆24家),清理生猪24.21万头,拆除猪舍面积42.1万平方米,发放补偿资金1.34亿元。今年计划继续实施重点区域清拆,拟清拆养猪场161家,清理生猪约4.8万头,清拆猪栏面积10.5万平方米。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