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7-31
2016-07-31 第A04版:视觉玉林 【字体】大 |默认 |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作者: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491
  7月27日上午,玉州区仁东镇旺卢村,广西兴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二分二班工人文正东、戴海涯正在10多米高的杆上安装金具,以用来架设万伏高压线缆。他们所在的二班主要负责电力线路安装、抢修等工作。在户外工作,被强烈的阳光暴晒是众多电力安装工人的常态。三伏天来临,带给他们的是更大的"烤"验。(本报记者 陈东 摄)
干了半辈子厨师的黄桂才,现在每天都要在好阳光酒楼的厨房里忙上几个小时为食客烹制美食。在炎热的夏季,厨房里的温度都会在40℃左右。爆炒菜式的时候,热浪更是扑面而来。每个饭市下来,黄师傅最想做的事,就是找个地方坐下来,喝杯茶、抽根烟,让自己慢慢散热……(本报记者 陈伟平 摄)
高温来临,不仅是人,连动物都受不了。市民梁女士养着一条8年狗龄的苏格兰牧羊犬,由于犬毛长、难打理,这段时间梁女士每周都要带它去专门的宠物店洗一次澡,让爱犬在水池里尽情享受清凉。(本报记者 陈伟平 摄)
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铸造中心熔化工段熔炼工人林毅在用测温仪检测铁水温度。特制的头盔面罩、口罩,厚厚的阻燃服和看似笨重的皮靴,都是防止林毅和同事们被烫伤的重要护具。在玉柴铸造中心,奔腾的铁水、飞溅的铁花,看似美丽的场景却高温异常。"里面的铁水温度有1300℃,天气热的时候周围温度超过40℃。"虽然工作环境较前已有很大改善,但从熔化、升温到浇注的每一个岗位都要接受高温炙烤。也正是众多一线工人的辛劳和付出,成就了玉柴今天的辉煌和荣誉。(本报记者 陈东 见习记者 张翔摄)
玉林持续的高温天气,对骑车出行的人们来说是种煎熬。为了防晒,他们把自己包裹严实,最大限度防止阳光直射到皮肤。(本报记者 陈伟平 摄)
面对火辣辣的太阳,一把太阳伞成了人们出门的必备工具。(本报记者 陈伟平 摄)
众多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到江边、到公园、到广场纳凉。坐在玉林城区文化广场旁的啤酒街,和朋友聊聊天、喝一杯冰镇的啤酒是最惬意的享受。(本报记者 陈伟平 摄)
    清晨6时许,一道晃眼的阳光从未紧闭的窗帘缝钻了进来,直勾勾地晒着一些还在睡梦中的人们。新的一天又从阳光“灿烂”的早晨开始了。
    玉林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显示,从7月17日开始,玉林的日气温最高值就开始慢慢爬升了。特别是7月22日大暑节气过后,玉林每天的最高气温达到35℃、36℃。27日当天的最高气温更是达到了37℃。至今,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玉林已有10多天。
    在这种高温天气下,人们是怎样的一种工作、生活体验?外出时,如果无遮无挡,用不了几秒钟,阳光直射下的皮肤刺痛感随即而来,豆大的汗珠不断汇聚成“水”;户外工作时,火热的太阳不仅使人汗如雨下,还给人留下了象征着健康的古铜色皮肤;虽在室内,但却在“火炉”边工作,这样的炙热天气对劳动者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
    大家为了应对持续高温,白天能不出门的尽量不出,出行的也要把自己包裹严实,户外工作的多喝水、多休息,“火炉”边工作的多透气、多通风……
    本来指望台风“银河”能带来点雨水,好让玉林“退烧”的,不料它却“跑偏”了。早上上班,一只脚刚迈出大门就开始挂念空调的日子,估计还得持续。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