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7-22 第A04版:玉林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带领乡亲奔小康 |
——记福绵区政协委员陈绍平 |
作者:
□本报记者禤繁实习生陆凌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272 |
|
|
|
|
|
|
这里绿树成荫、荷花玫瑰飘香,一只只可爱的龟鳖慵懒地在岸边晒太阳……美丽的福绵区沙田镇六龙村,是福绵区政协委员陈绍平的家乡。六龙村的美丽和富饶,与陈绍平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黄沙鳖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而六龙村气候温暖、水源丰富,正好发展黄沙鳖产业。2007年,在外闯荡多年的陈绍平回到家乡创业,他投入150万元在六龙村建立起第一个标准的黄沙鳖养殖示范场,开启了规模养殖黄沙鳖,带领村民致富的使命征程。 要规模养殖,形成产业化,核心技术是关键。陈绍平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聘请广东海洋大学的专家教授现场指导帮扶,将技术人员送到各地黄沙鳖养殖基地参观学习,虚心向养殖行家请教,不断总结养殖经验,积累和完善了一整套从龟鳖种植繁育、成鳖养殖,到市场营销都比较成熟可行的技术方案,开辟了一条科学养殖之路。公司也不断发展壮大,荣誉满满:2011年~2014年,陈绍平的6.7多公顷黄沙鳖通过国家有机机构认证,并注册了旺沙牌商标;2010年荣获玉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2010年~2011年荣获玉林市科技养殖能手称号;2010年~2012年获得全国龟王鳖王评比大赛二等奖;2012年被评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2013年被评为自治区水产良种场;2013年被评为自治区畜牧水产龙头企业;2014年被评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015年被评为“广西黄沙鳖村”…… 作为政协委员,身上的社会责任更重。陈绍平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关注着群众疾苦。“多亏他的支持,我的鳖越养越好,日子越来越红火。”60多岁的村民陈朝华如今不仅建起了新房子,还买了一辆柳微车。他感动地说,陈绍平不仅连续4年向他无偿提供鳖苗,还多次上门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绍平广泛宣传发动村民养鳖致富,一方面毫不保留地把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无偿传授给村民,另一方面他组建起“福龙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集龟鳖种苗生产、成鳖养殖、销售、服务为一体,实行技术标准、供应鳖苗、采购生产资料、市场销售完全统一的“合作+基地+养户”的经营模式,做强做大本村的黄沙鳖产业。目前,已有150多户村民自愿加入合作社,人均养鳖纯收入突破9500元,社员户都建起了新楼房,开上了小汽车,走上了富裕路。此外,他每年还给100多户残疾人免费发放黄沙鳖苗,每户10公斤(约25只),通过给予免费养殖技术培训,提供饲料、渔药、技术、保价回收等方式,使残疾户年均纯收入增收4000元以上,带动了残疾人脱贫致富。 让这里的山更青,水更美,人们更幸福!作为政协委员,他深深地体会到要注重生活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近10年来,他先后为六龙村的公益建设捐款250余万元,新建了六龙村村委会办公楼,征地和修缮了村里的飞露岩风景区,请人设计建起了六龙村新大门,开展村庄的绿化亮化工程……他的付出,让六龙村焕然一新。陈绍平表示,他还将开启第三次创业,联合福龙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龙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和龙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之力,在六龙村开发建设一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新家园。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