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7-01 第B01版:区域新闻玉州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青少年缘何成了吸毒“新生代”? |
|
作者:
本报记者马瑜通讯员罗仲平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884 |
|
|
|
 |
玉州公安分局在校园内举办禁毒知识展览。 |
 |
在校园中设置的禁毒知识宣传展板,吸引了很多学生观看。 |
|
|
|
|
“神仙水”“止咳水”“奶茶”“咖啡”……光怪陆离的包装下,掩藏着毒品的本质。这些以甲基苯丙胺或氯胺酮等成分为主的新型毒品近年来在青少年中迅速蔓延,很多青少年深受戕害、甚至为此丢掉了生命。玉林市公安局玉州分局禁毒大队(以下简称“禁毒大队”)相关负责人分析,青少年好奇心重容易染上毒品,学校和家长需加强对青少年的防毒教育。 未成年人成吸毒“新生代” 房祖名、柯震东、王学兵……一个个娱乐明星,却因为涉毒锒铛入狱。而在现实生活中,比明星吸毒更为严重的是大量青少年吸毒。青少年已成为吸毒群体中的“新生代”。 2015年7月3日凌晨3时,某中学初二学生谭某(女)与同学杨某(女)、莫某(女)等3人在“好歌城KTV”唱歌离场后,由杨某带到城区某宾馆一同滥用氯胺酮毒品,被警方发现时,现场5人均是未成年人,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14岁。 这并非个例,据统计,玉州公安分局在2015年度查获的1822名吸毒人员中,未成年人159名,占比15.81%。据玉林市公安局玉州分局禁毒大队教导员陈明辉在调研中称,2015年中国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员中,35岁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数占比超过六成。近五年来,玉州区新发现的未成年吸毒人员呈直线上升趋势。 是谁让孩子染上毒品 “2015年度,玉州公安分局查获的169人次未成年人吸毒,均是主动吸毒。”玉林市公安局玉州分局副局长潘伟志告诉记者,由于新型毒品种类和吸食方式多,且具有致幻、易兴奋等特点,更能引发未成年人的好奇心。 绝大多数未成年戒毒人员坦言,他们之所以染食上毒品,一方面是对毒品知识了解甚少,搞不清楚毒品危害有多大;另一方面是把吸毒行为当作“潮”、“酷”,认为吸毒能提高自己的社会身份,更容易被社会所承认,自己也就慢慢吸上了。“不少未成年人染食上毒品的理由千奇百怪,‘以为吸食新型毒品不会上瘾’、‘以为新型毒品不是毒品,具有提神、壮阳、减肥功效等’。而对毒品犯罪的违法性、严重性认识非常缺失,这是导致玉州区毒品犯罪低龄化趋势的主要原因。”陈明辉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