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7-01 第B01版:区域新闻玉州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禁毒之战 防患于未“染” |
|
作者:
本报记者马瑜通讯员罗仲平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309 |
|
|
|
|
|
|
禁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吸毒,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使青少年能够主动地拒绝毒品。目前,一个共识已在社会各界达成: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才是根本途径和出路。 中共玉州区委书记、玉林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党工委书记邹宇鹏强调,要深刻认识毒品问题的危害性、深刻认识做好禁毒工作的重要性,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持之以恒把禁毒工作深入开展下去。 用青少年接受的方式宣传教育 “预防教育确实是整个禁毒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吸毒人员数量增长非常快,包括大量青少年,他们一旦沾染上毒品就很难戒断。所以,只有预防教育做得好,控制好新增吸毒人员,毒品市场才能真正萎缩。”玉林市公安局玉州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钟春林说。 玉州区禁毒办、区教育局与各学校结合实际,根据学校生活环境和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学生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情况,重点开展了开好一次禁毒教育动员大会、参观一次禁毒展览、观看一部禁毒影片、上好一堂禁毒宣传教育课、开展一次禁毒征文、开展一次主题班会、签订一份禁毒预防教育责任书和办好一期禁毒专题宣传教育板报等“八个一”活动,做好全体师生的宣传发动工作,确保全员参与活动,实现毒品预防教育全覆盖。 玉州区第八中学学生卢飞帆在禁毒教育观后感中写到:“我们在有关的报道和影视中看到吸毒者为了戒毒忍受了巨大痛苦,但是今天更深入地了解,感觉毒品太可怕了。” 负责到每个学校开展禁毒课程教育的禁毒大队副队长辛珊说,用青少年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这才是治本之策。除了给学生宣讲毒品危害的知识、播放禁毒的宣传片和同龄人染毒的案例,还展示了毒品样品。通过现场展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毒品,知道毒品对本人、对家庭以及对社会所带来的危害,使他们从小就有禁毒的意识,能够做到远离毒品、拒绝毒品,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构筑“三位一体”毒品预防体系 如何对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禁毒教育,依然是困扰着预防青少年吸毒工作的难点所在。对此问题,大量国内外青少年禁毒教育成功的范例表明:学校教育依然是当今禁毒最有效的形式。 “一年来,我校建立了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向学生展示高仿毒品和吸毒的危害图文,真正把禁毒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好。”玉州区第八中学校长唐宁告诉记者,学校的禁毒教育工作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扬,学校先后荣获“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养成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学校在预防青少年吸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家长对孩子进行毒品预防教育也迫在眉睫。因此,家长要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要从小对孩子开展反毒品的预防教育,给孩子介绍这方面的书刊,带领孩子观看有关禁毒的电影电视节目和图片展览,让孩子从小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此外,玉林市公安局玉州分局还努力营造有利于校园“拒毒”、“防毒”的社会环境。采取多种手段、多种形式进行全社会禁毒宣传,提升禁毒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校、家庭及学生不会觉得是孤军奋战,构建全社会的毒品预防体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