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5-24 第A04版:文体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银球飞转,逐梦乒坛 |
——2016年玉林市青少年乒乓球公开赛侧记 |
作者:
本报记者潘燕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269 |
|
|
|
 |
2016年玉林市青少年乒乓球公开赛比赛现场, |
|
|
|
|
5月22日,2016年玉林市青少年乒乓球公开赛在玉林市体育运动学校收官,各个组别冠军花落各家。其中,8名小将在这次比赛中表现出色,被广西区体工队的教练相中,有望进入专业学校,接受更加系统专业的培训。 这次青少年乒乓球公开赛,共有来自各县(市、区)共计241人参加。“这说明乒乓球在玉林的群众基础还是很好的。”玉林市体育运动学校教练梁勇说,去年在钦州举办的广西青少年乒乓球等级赛的参赛人数才200多人,而参加本次玉林市青少年公开赛比广西青少年乒乓球等级赛的人数还多,说明乒乓球运动在玉林开展得有声有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玉林市区的各种乒乓球培训班、俱乐部就有13家,各县(市、区)也有不少乒乓球兴趣班,其中以北流居多。“这次比赛,北流三个培训班就有100多名学生报名,占总数的2/3。”梁教练告诉记者,这些俱乐部或者培训班都在学校附近,场地好,招生容易,因此乒乓球的氛围异常浓厚。” 事实上,乒乓球一直以来是玉林的传统强项,20世纪70年代的乒乓球世界冠军梁戈亮就是玉林人,而近几年来玉林市送往广西区体工队的优秀苗子就有十几个。“特别是在大府园时代(2007年以前),学乒乓球的学生非常多,成批的学生被送上广西区的专业队训练,甚至不需要去专业队训练也能在广西的比赛中取得好名次。”梁勇回忆说,那时候玉林市申请成立了玉林市乒乓球技术运动学校,在师资力量、场地器材等方面的条件都非常好。可惜后来因为学生数量达不到要求,最终于2013年取消。不可否认的是,受大环境的影响,这两年玉林的乒乓球整体竞技水平有所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参加专业训练的学生少了。梁勇告诉记者,目前在玉林市体育运动学校参加乒乓球训练的学员有23名,其中只有4人是专业学习乒乓球,其他的只是业余训练。而在全市各个俱乐部、培训班学习的多是以培养兴趣爱好为主。其次,现在的学生课业繁重。“以这次比赛为例,丙组、丁组的参赛人数有111人,小学生200人,初中生只有十几人,高中生更少,只有一人。”梁勇很无奈,小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坚持训练,但上了初中高中以后根本抽不出时间来训练。“他们也很想继续训练,在高中阶段拿一个二级运动员证书,但是没办法——他们没有时间。”另一个造成运动员断层的原因是“太烧钱”。要知道,每次运动员出去比赛几乎都要自己掏钱参赛,自己买比赛器材,“基本上不到半个月就要换一块胶皮,一块胶皮几百元钱。”经济压力大也是大多数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走竞技体育之路的原因。 “其实,这两天来玉林观察选才的区体工队教练也认为,玉林的乒乓球人才很不错。”梁勇说,这次玉林市青少年乒乓球公开赛,有8名学生被区体工队的教练相中,有机会进入区体工队接受更为专业系统的训练。虽然这条路不太好走,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比如像梁勇这样对乒乓球有着深厚情谊的教练都在努力培养更多优秀学员,为玉林市的乒乓球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市有关部门也在为市体校争取各种优惠政策,努力为喜欢乒乓球的学员创造更好的条件,为他们争取更多深入学习的机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