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4-05 第A02版:玉林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微信平台寄哀思 网络“清明”显文明 |
|
|
|
|
|
|
(上接A1版)他说:“传统的祭祀方式大多是放鞭炮、烧纸钱、点蜡烛,许多有感而发的思念情感表达不出来。有了这个平台后,市民就可以在留言栏上写悼文,将自己对逝去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大声‘说’出来。” “‘微祭奠’既环保又文明,没有时间、地点限制。”市民宋娜娜常年在外工作,清明才放3天假,回家路途遥远,有时无法赶回老家祭拜,多少有些遗憾。今年清明节期间回家祭奠亲人,当得知“微祭奠”平台后,她说:“如果有时真的没时间回来的话,可以通过‘微祭祀’,让思念之情有所寄托。” 60多岁的覃仕敏在清明节期间尤为思念逝去的老伴。每年清明节,他都在街上的花店购买鲜花,到老伴的坟前说说心里话。今年,覃仕敏也成了“微友”,在到老伴坟前扫墓的前一天,他把对老伴多年的情感化为文字,在“微祭奠”平台上写下了1000多字的悼文。“既可以到坟前说说心里话,又能在祭奠平台上表表心迹,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覃仕敏如是说。 倡导文明祭奠风 每年清明节期间,玉林市殡仪馆、仙鹤墓园和各地陵园都会迎来大批祭扫人员。今年清明节期间,仅市殡仪馆、仙鹤墓园就迎来4万多人祭扫。 据玉林市殡仪馆工作人员赵奎介绍,近年来,我市一直引导市民文明低碳祭扫,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祭等文明祭扫方式,如今烧纸人、纸屋等现象减少了,而且馆内鲜花祭拜有所增长,很多年轻人尤其在外工作回来祭拜的年轻人,多喜欢用鲜花祭祀先人。 除了提供鲜花免费换鞭炮纸钱的服务外,玉林市殡仪馆每年还举办“时空信箱”“思念墙”等祭扫活动,让前来祭扫的市民写下对已故亲人的思念或祝愿。该活动备受市民的欢迎,诸多男女老少或蹲着或站着,在纸上写下自己想对先人说的话。 “前来祭拜的市民,一般所带的祭品除了鸡或鸭、酒水、盆碗,还有香纸钱和爆竹。”赵奎说,在市民祭拜前,玉林市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都会跟他们沟通,提倡文明祭祀,不主张烧炮烧纸,馆里提供爆竹换鲜花的服务。不少市民都会乐意把手中的鞭炮换成鲜花,然后走进生态祭祀区,安静地对先人寄托哀思。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