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12-18 第B03版:健康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糖尿病偏爱几类人,你是否位列其中 |
远离糖尿病要减少“汤”“糖”“躺”“烫” |
|
作者:
记者詹丽萍实习生温胜祖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553 |
|
|
|
 |
资料图片。 |
|
|
|
|
糖尿病已成为除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外的第三大疾病,是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为“21世纪的灾难”。 前不久的第24届“联合国糖尿病日”,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玉林市中医院等大医院都举行了大型义诊活动。本次活动以“糖尿病教育和预防”为主题,重点围绕糖尿病教育,预防糖尿病展开,为广大市民提供免费咨询,并从饮食、运动、治疗等方面,为糖尿病及并发症患者制订个体化、全方位的标准化康复方案。当天,众多市民和及糖尿病患者参与了义诊活动。 糖尿病偏爱这些人,你是否位列其中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100个患糖尿病的人只有三分之一知道自己有病,有病的人去治疗的只有四分之一,治疗控制好的只有40%,控制得不好就导致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增加。其实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比如心、脑、肾、神经系统的损害,甚至缩短寿命。血液里的糖分高了,就会导致血管壁受损,哪里有血管哪里就会有伤害。 糖尿病爱找哪些人呢?40岁以上、胖人、亲属中有糖尿病人、心率快的人、爱熬夜的人、不爱吃早饭的人、倒班族、压力大的人、生了胖孩子的妈妈、血脂高的人。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萍提示,一般的健康体检,从18岁开始,就有血糖的筛查项目。一般而言,常规筛查空腹血糖即可;针对未成年高危人群(肥胖、有Ⅱ型糖尿病家族史、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等),建议应从10岁开始筛查,一般查空腹血糖即可,首次筛查结果正常者,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心跳越快的人越要注意防范糖尿病威胁;经常熬夜会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可能导致罹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不吃早餐的孩子患上Ⅱ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不规则的上班时间会扰乱人体的生理节奏,从而会对血糖的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产生影响;除了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压力也越来越成为肥胖及糖尿病的幕后推手;生胖孩子的妈妈易患糖尿病;长期的甘油三酯升高,也易导致Ⅱ型糖尿病。 这样做,可以远离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除了以上提到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体检外,一些生活小常识也要知道,如晚餐后散步,大人、孩子都别胖,远离“汤”“糖”“躺”“烫”,只有改变这些不良生活方式,才能离肥胖和Ⅱ型糖尿病更远一点。 一旦诊断出糖尿病,怎样吃喝算科学呢?因为担心血糖失控,很多人在进行饮食控制时格外谨慎,什么都不敢吃,这是不对的。糖友应根据身高、体重、活动状况,计算全日需要的总能量。每日饮食要控制在需要的能量范围内,计划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分配,即计算各类食物进食量,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和加餐。民以食为天,糖友要掌握几个原则。即糖、油、盐宜低,维生素、纤维素含量宜高,要看血糖生成指数是否适度。总的来说,严格控制高糖、高脂肪、高盐食品,忌食甜食、饮料、油炸食品和肥肉。对糖友而言,每一类食物都分为随意吃、适量吃、尽量避免三类。许多糖尿病人担心饮得越多,尿得越多,尿糖就会越多,常常不敢多饮水。其实,多饮水,对糖尿病人有很多好处,白水、淡茶可以随意喝;糖尿病人还可以适度喝粗粮粥,例如养胃的小米粥、控制血糖血脂的麦片粥、黑米粥、杂粮粥都不错。秋冬进补,要按照现在的生活习惯来进行;糖友进补应该补植物性食物如粗粮、蔬菜,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B族维生素、钙、铁、维生素C等。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食物既要能提供优质均衡的营养,又要有助于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可以经常吃像红薯、豆类、深色蔬菜、全谷类食物及制品。还有西红柿、柑橘、浆果、牛奶、原味酸奶、鱼、原味坚果等健康食物。 张萍主任建议,要控制血糖,糖友还应该记住十六个字,即“调整心态,积极治疗,平衡膳食,加强锻炼”。管住嘴,迈开腿,这样才可以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