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10-25
2015-10-25 第A02版:专版 【字体】大 |默认 |

创新,让文化变成产业

作者: 禤繁 实习生 陈彦丹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143
图为工艺美术大师现场进行南流江玉雕塑技艺展演。(本报记者 蒋金泰 摄)
    以喀斯特为主要元素创意的旅游用品,用壮锦工艺图案开发的多个系列产品,既可弹奏、又能作为旅游商品的小吉他,在第五届广西创造发明成果展览交易会上,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化创新的魅力。
    帽子、背包、手提包,棉麻、蕾丝、漓江石,喀斯特服饰有限公司的每一件商品都显得与众不同,总经理张伟告诉记者,喀斯特是一种独特的地貌,他们以此为名就是希望利用独特的文化资源,深挖本土文化地域特色。“这个石头就是我们的标志!”张伟指着拉链上的石头骄傲地说。他们的产品最特别的地方是采用漓江石作为拉链头,每一粒都是独一无二的,充分保留石头原有自然形态色彩和纹理。这一颗颗小小的漓江石,既能让人联想到独特而优美的塔状喀斯特景观,也蕴涵着公司“水滴石穿”的经营理念。在现场,一款名为“梦霓裳”的背包完美地诠释了该品牌的不凡之处,镂空的类似采用再设计的抽象凤尾图案,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现代潮流的一种渲染。
    一幅《吉祥如意壮锦图》以大象为元素,搭配吉祥长寿的菊花,以饱满和谐的构图形态营造出美满的画面感,表现了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在用色上又走小清新路线,显得时尚大方,仿佛一个平凡无奇的村姑变成了雍容华贵的公主,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展出的系列产品给人就是这种感觉。所长刘惠军告诉记者,他们致力于保存、收集壮锦等传统手工艺的工艺和图案,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要元素,具有广西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多种系列产品,包袋、抱枕、靠垫、桌旗、织锦扇等产品美轮美奂。不少山区的绣娘也忙活起来了。据介绍,该所还宣传发动一些边远山区的绣娘积极参与其中,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利用和传承的同时开展生产性的保护和抢救,不仅丰富了广西旅游工艺品市场,也促进了广西民族工艺的良好发展。
    展馆一角隐隐传来歌声,循声而去,只见展柜上摆放着一把把可爱的“小吉他”,贺州市金海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韶羡正在弹奏夏威夷四弦乌克丽丽。据介绍,这是一种发明于葡萄牙盛行夏威夷的吉他乐器。“只要它在手中,没有你不会弹的歌。”黄韶羡说。这是一个适合大人及儿童,并且好听可爱,又能激发节奏潜能的乐器。记者在其中乐器上竟看到“黄姚故事”的字样。对此,黄韶羡笑着介绍,因为这种乐器十分小巧可爱,也因此成为了一种时尚的装饰品,更可以作为旅游产品馈赠亲友。
    不少传统手工艺产品也搭上了创意的快车,如以漓江石制成的石画,以石头为笔墨,尽显山的奇秀,水的空灵,云的变化,风的色彩,既有笔墨的意境深邃,也有油画的立体真实,充分体现“石中有景、景中有石”的自然山水之美。手工剪纸团扇则是在扇面以手工剪纸的形式来体现花鸟虫鱼、风景美人、古代青铜器等古韵风情,在扇子随心摇曳的同时,古风静静流淌其中。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