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9-15
2015-09-15 第B02版:教育园地 【字体】大 |默认 |

从一袋方便面折射出的跨代教育的误区

作者: 谢凤燕 罗广智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324
    近日,笔者在单位门口遇到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带着一个孙子,坐在单位门口的长凳上,长凳上放着一大袋方便面,大概有20小包。笔者好奇地过去跟她交谈,她说:“每逢圩日我都买零食回去给孙子们吃,他们要吃什么,我都会给他们买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独一代”逐渐为人父母,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已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演变成隔代教育家庭。一方面,隔代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祖辈对孩子有爱心,养育孩子有经验,关键是有时间;另一方面,隔代教育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存在着不少弊端。老奶奶的许多话,给了笔者很大的触动,思索着跨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误区。
    误区一:物质上尽量满足。爷爷奶奶疼孙子孙女本无可厚非,但是许多老人表达慈爱的方式是物质上尽量去满足孙辈的要求,尽量去讨好孙辈的欢心,孙辈想吃什么,无论路途多远,也要买给他们吃。孙辈在街上看中了什么玩具,就算再贵也要买给他。
    误区二:学习上缺少指导。在乡下,许多爷爷奶奶读书不多,知识文化不高,对孙辈的学习的关心,只能是经常提醒孙辈要学习,要做作业,自己却不能指导孙辈学习,加上现在课本的知识也比较深,所以爷爷奶奶对孙辈的学习只能是“望书兴叹”了。另外很多老人总觉得孩子在学龄前学的知识越多越好,所以他们就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认字、拼音、算术等;总觉得孩子在学龄后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课本知识,所以他们就会认为中小学生读课外书就是浪费时间、学音乐和美术就是歪门邪道,这会让很多孩子由于得不到良好的指导而输在了起跑线上。
    误区三:生活上放任自由。爷爷奶奶疼孙子很正常,问题是很多爷爷奶奶不是把爱放在心里,而是把爱放在表面上,对孙辈教育表现在生活上放任自由,比如很多老人总喜欢给孩子喂饭、帮孩子洗脸刷牙和洗澡、替孩子背书包或整理书包,即使孩子已经完全有能力自理,但是爷爷奶奶从来不让孩子做任何力所能及的家务。有的小孩已经读高中了,每到周末拿一大袋衣服回家洗,老人也很少加以教育。这其实影响了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平时在家不能严格地督促孙辈的学习,就像是放羊一样,让他们到处跑,对小孩玩游戏不能有效管束,有的爷爷奶奶为了讨好孙辈,甚至下载很多游戏到自己的手机里面,让孙辈玩。这样只会让小孩沉溺于游戏,荒废了学习。
    误区四:精神上存在代沟。许多爷爷奶奶的生活比较勤俭,但是现在很多小孩都是生长在比较好的环境中,没有那种挨饿的经历,对爷爷奶奶的行为有时候表现得无法理解,而爷爷奶奶对孙辈的浪费行为也表现得比较生气。另外爷孙辈的沟通存在代沟,许多爷爷奶奶就算孙辈犯了错事也不舍得教训,而且孙辈有很多对祖辈的教育的话根本就不听,使得跨代教育的问题比较突出。
    无论大家认为隔代教育是好还是不好,但基本上都认为隔代教育的家庭,孩子的父母和祖辈之间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往往很难统一,并经常会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产生家庭矛盾,甚至出现因为孩子导致子女和老人要断绝关系的个别案例。现在的养育环境已经跟几十年前有了天壤之别,老人不能完全套用自己的育儿经验,而是要善于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以掌握儿童心理,善于借鉴别人的育儿理念以更新养育观念,勇于突破自己的固步自封以开阔育儿视野。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