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9-01
2015-09-01 第B04版:旅游
【字体】
大 |
默认 |
小
茂林“马援营遗址”:
古韵与时尚并存田园美景中
作者: 本报记者詹丽萍 谢艳红通讯员梁枢明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2598
城墙的残垣断壁掩映在森森修竹和野草杂树中。
残留的古老的灰沙地基,诉说着曾经的繁荣。
绕兵营遗址直通南流江的一条小河边,长满了高大古老且枝繁叶茂的水榕树。
隐藏在野草杂树中的残垣城墙。
美丽密码:玉林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北部湾海洋河流与沟通中原内河流路桥对接点和始发港之一。南流江自秦汉以来沿途设埠,以屯疏来往物资,歇劳顿之疲,至今玉林还保存有大量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遗迹、遗物。玉东新区范围内南流江长约19公里,位于茂林镇山电社区的汉朝马援兵营遗址,就是当年马援将军屯兵员、储粮秣的营地之一。而今,经历了两千年光阴的“马援营遗址”,已成为玉东新区五彩田园景区组成的一部分。等待开发的“马援营遗址”,有哪些亮丽的看点?8月26日,《美丽玉林行》栏目组走进玉东新区茂林镇山电社区“马援营遗址”探访。
杂草树木下残存马援营遗址
从玉林申遗办介绍南流江“海上丝绸之路”遗物遗址的资料中,发现“玉东新区茂林西汉古城码头及马援营遗址及其他古城遗址”,出于对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敬慕,我们决定出发到茂林山电社区马援营遗址走访。
该社区城角村一位姓曾的阿婆说,小时候从老人的讲述中知道,城角村本来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古城,原来只有两个出口。城墙上原来很光滑,可以在上面行走,但现在长满了野草杂树,连城墙都掩盖了,不能在上面走路了。
当我们来到马援营遗址,并没发现有长长一大段标记明显的古城墙,看到的古城墙已经是残垣断壁,隐藏在葱郁树木下,但依稀可见露出来的用赤砂泥夯成的土墙。在村里转了一圈,感觉到方形营盘的城垣犹在,土围仍留存遗址,可已被杂草荆棘包围。
玉东新区社会事务局分管旅游工作的梁副局长介绍,鬰林自古以来林森树茂,降水充足,泽塘星布,河溪如织。南流江自然水源丰沛,为水运行船提供了天然条件。位于山电社区的马援营遗址,旁有小河直通南流江。据考古部门及专家考证,从山电社区现存的汉代马援营遗址以及对岸古城村古城遗址来看,起码在汉朝时期或者更早的秦汉时期南流江始发港埠头就设在古城村段。马援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公元41年,马援奉汉光武帝旨,率军平息交趾之乱,不远千里从中华文化发祥地的中原南征到穷乡僻壤的岭南。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马援(伏波将军)征交趾林邑,就是沿南流江顺江而下从北部湾出海的。大量的战略物资就是从北流河上岸,用马驮车拉沿陆路越过鬼门关运到南流江畔的马援营屯集,然后货物从就近码头上船沿南流江而下出海。当时官府为这些货物运输配备了专门运输货物的马帮组织,甚至可能民间也参与了运输,现在马援营附近的歇马岭遗址就是当时为运输马帮圈养和休息马匹的地方,从陆路运输水运货物上落装运近道捷径的原则上也证明它的合理性。
站在马援营遗址的城墙上,凝望远处山峰,我们的思绪穿越到了两千年前的汉朝,仿佛还可以听到传来“哒哒”马蹄声和鼓角声,似乎还混和着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铿锵豪言的回响。
村庄散发古韵之美
在曾经的马援营遗址所在的城角村,村里一半是新房子,一半是老房子,靠近古城墙还有一大片翠绿的稻田,城墙的残垣断壁就掩映在森森修竹和野草杂树中。而远处的南流江宛如一条飘带从它身旁轻轻掠过。虽然兵营遗址已是物是人非,但满眼绿色依旧生机旺盛,此情此景,令人不自禁地发思古之幽情,神往历史。
在这座马援营遗址里行走,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满眼的翠绿。古树、古藤、翠竹,还有茂密的野草和多种叶生植物,尤其是绕兵营遗址直通南流江的一条小河边,长满了高大古老且枝繁叶茂的水榕树,那造型各异的枝桠舒展地张开,构成的图案如同一幅幅悠远沧桑的画面。
据说这条小河是当年为了让运送货物的船只进入兵营营地而开挖的。在小河堤坝的上侧,有好多个方形的大囥。有历史文化爱好者推测,这些大囥是古时候用来停放船只的。不管是什么样的猜测,这肯定都跟古代南流江繁华的水运有关,跟马援将军在茂林屯兵建营,用来存储转运粮秣有关。
走在这座汉朝马援兵营遗址,可以感受这里到处是历史,到处是文化。一个地名,一条小道,一片砖瓦,一段残垣,老房深巷,古旧与破落,都似乎向人喁喁诉说着曾经的沧桑。而在马援营遗址的村庄小河边,可静坐,可观赏,可凝眸,可冥想。这里有阳光的味道,有田园的芳香,有绿树的清香,有花香的缠绕,有彩蝶飞舞,有翠鸟鸣叫。挽一束明媚,揽一份诗意,就这样静静的,与这个充满了南流江乡村古韵的世界温柔相处,旖旎相逢,享受一段静美旖旎的好时光。
城角村,这个有着“小桥、流水、人家”般诗情画意的村落,因为有了马援营遗址这样的光环,成为一处不多复制的美丽乡村旅游资源。
古韵与时尚并存田园美景中
有人说,历史文物古迹是人类历史的写照,每一样文物、每一处古迹都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或生活的情况,其内容、形式、结构、格调都体现了深刻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痕迹。茂林山电社区的马援营遗址,就是这么一个让人来过了就会留下深刻记忆的地方。
走在城角村,总有村民热情告诉我们,村里的古城墙已经有两千年历史了,而村里属于五彩田园景区要开发的范围,不久旅游建设将进行到村里。当我们走出马援营遗址,又看到另外一番新天地:楼房林立,铁路就从门前不远处穿过。就是这么奇怪,山电社区里的马援营遗址,古老的历史与现代的文明,这么容易地交织在一起。一道城墙,就把两千年拉回了现代;一道城墙,就让你“梦回秦汉”,就是这么和谐。
玉东社会事务局的梁副局长表示,五彩田园景区的开发,离不开这些像马援营遗址这样有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乡村。事实上,很多村落古建筑有着许多中国人伦文化和人性美的故事。这些古建筑及其历史故事的意义本来可以成为我们的文化积累,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提升生活的品质。如今的南流江已经丧失了曾经辉煌的航运地位,但遗留下众多的历史痕迹,散落在竹林树丛中,供后人追思那段久远的岁月。南流江,它如同一部历史教科书,记录和镌刻着玉林儿女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如同一条历史长河,至今滋养着玉林儿女的心田。马援营遗址因为保留得太久了,所以她一旦醒来,用她曾经的非凡创造力和顽强生命力,会在南流江岸边,毫无顾忌地书写着她张扬的历史。
我们相信,两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南流江文化孕育的茂林山电社区马援营遗址,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注定会成为五彩田园景区旅游的一块瑰宝。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
玉林新闻网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历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