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09-01 第B01版:汽车视界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央视曝光汽车导航偷电影响刹车 |
|
|
|
|
|
|
导读:国内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随之而来的汽车周边产品更加丰富多样,这些产品的品质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日前,CCTV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导航谜题》节目爆出车载导航仪存在“偷电致汽车无法启动”、“影响刹车系统”等重大隐患。 20品牌车载导航仪 9项检测综合结果大比拼 发改委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汽车用品与改装技术中心副主任任利娟告诉大家。此次抽检产品均从市场直接购买,共抽检了包括标称为飞歌、华阳、卡仕达、路畅、纽曼、航盛、恒晨、欧华、爱影、东方启辰等在内的20款导航产品。委托国家通用电子元器件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要依据《车载导航影音系统技术认证规范》并参考推荐标准GB/T19392-2013《车载卫星导航设备通用规范》对影响车载导航品质关键项目进行了检测。检测项目共9项,其中飞歌、卡仕达、华阳、恒晨4品牌产品除外观标识不完整外,其他性能项目测试全部符合《规范》要求。对比之下恒晨标识欠缺18项,外观标识有待提高。 第一项,外观及标识项全军覆没,多少都涉及标识不完整,有4款甚至连说明书根本都没有。 第二项,导航系统性能(灵敏度)与第三项车载显示器性能两项检测结果较好,只有12号标称为凯振的产品在显示器性能项目不符合要求,其他全部符合规范要求。 第四项,耐电源过压性能项不合格可能引发线路自燃,只有9号标称为纽曼大众安卓07的产品不符合规范要求,但标称凯振的12号产品和标称杰成的7号产品同样没有过压保护。 第五项,整机静态消耗电流(即暗电流)项目,也就是央视报道中提到的造成“偷电”现象的项目检测中除了19号标称航盛的产品和11号标称路畅的产品分别高达28.73mA、22.80mA外,其余18款产品全部符合《规范》要求,尤其卡仕达产品测试值仅1.37mA。 第六至八项,传导骚扰、辐射发射、传导抗扰度、静电放电抗扰度4项均隶属EMC(电磁兼容性)安全测试项目,其中传导骚扰与辐射发射超标可能导致包括刹车系统在内的电控失灵,分别有8款产品不合格,其中6号、7号、9号、15号、19号、20号产品两项均不符合《规范》要求,标称分别为悦航星、杰成、纽曼、图音、航胜、车美利。 路畅遭《车品消费品质公约》清退 天猫下架问题导航产品 旨在推动汽车后市场品质共建的行业高端组织《车品消费品质公约》相关发起单位代表也来到了说明会现场。此次到来是由于本次曝光产品中涉及4家公约企业,其中飞歌、华阳、卡仕达3家均表现突出,抽检产品除外观标识少量缺失外无严重质量问题。标称路畅的11号受检产品则在暗电流一项高达22.80mA,严重超标。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阿里汽车、雅森国际、发改委中设协汽改中心协商决定,根据《公约》第九条第(一)项规定,由于本次抽检中标称路畅品牌的产品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被移除出《公约》,且半年之内都不得再次申请,半年之后视后续产品整改情况而定。 《公约》发起单位之一的阿里汽车也在第一时间对此次抽检中所有发现质量问题的车载导航产品进行下架处理。再次表达了阿里平台对于平台所售产品严控品质的态度和决心。 据悉,该组织由发改委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汽车用品与改装技术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阿里汽车、雅森国际4家单位协同30家行业龙头企业发起,由于该组织门槛较高,除30家发企业外,也仅有5家会员企业目前。而路畅也成为首家因质量问题而失去《公约》资格的企业。不久前成立的汽车后市场媒体联盟组织也同步发挥媒体监督力量对此次事件同步报道跟进解读。 质量认证是一种自律 品质共建需行业共同推动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工程师张平对此次检测的主要标准依据《车载导航影音系统认证技术规范》进行了解读。据了解,该规范是由中国汽车信息化推进产业联盟组织业内多家龙头企业自发起草,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转化为认证技术依据,通过国家认监委备案,开展认证活动。该规范旨在推动行业品质共建,提高行业自律。张平对规范进行了全面解读,同时也表示,质量认证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种自我约束,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通过认证的产品可以加贴认证标志,为消费者选购相关产品提供参考,并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相关媒体的监督。 此次说明会,主办方发改委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汽车用品与改装技术中心除了现场解读外,还将检测结果详细表格统一公开,供现场数十家媒体及在场行业组织参考研究。此次检测虽然只涉及20款产品,但也从一定层面反映了车载导航产业的问题和现状。在场行业组织也共同表达了对于车载导航产业的品质期待,今后将从各自领域发挥力量,共同推进车载导航产业以及整个汽车后市场的品质建设。(杨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