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8-31
2015-08-31 第B04版:万花楼 【字体】大 |默认 |

一班一著成一景

作者: 颜桂海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673
    书要精读,田要细管。一个人读一本书,可以从中感悟;一班学生同读一本书,那感悟的力量就非同小可。读书可以改变一群学生的观念。当年,我们大学一个班学生,一个学期同读一部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青春时光,深深留存在我大脑的记忆卡,只要轻轻点击回车键,打开那记忆闸门,情思俨然洪水一样,一泻千里。
    在高中时期,由于我们追求升学率,完全没有时间读课外书。进入大学一年级后,我们仿佛松了一口气,大家都在消磨时光,就等读完大学四年国家分配工作。班主任谭老师也看到我们这致命弱点。谭老师教汉语言文学,他血气方刚,研究生刚毕业就分配到我们大学任教。他知识渊博,创新教学,与我们一起同时来到这所大学。他看到如此消磨时光的我们,心急如焚。新学期开始第二周的班会课,他在课堂上给我们讲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的精彩故事片段,听得我们如痴如醉。一个课时,我们觉得很短,仿佛很快过去。
    在即将下课时,看着学生如饥似渴的眼神,谭老师微笑着说:“既然大家对四大名著那么陌生,从即日起,我们利用两年时间,每个学期我们共同阅读一部名著。两年就可以读完,每位同学都必须阅读。让被抽中者站上讲台,讲十分钟书中的精彩故事或片段。下周班会课开始,我就抽查《三国演义》的阅读情况。”
    这一个星期里,我们纷纷到学校图书馆借书,由于图书馆藏书有限,全班同学只借得两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三国演义》。那段日子,我们都不敢偷懒,既要学习学科知识,又要阅读《三国演义》,丝毫不敢松懈,很担心会被谭老师抽中提问。期间,每个学生均相互传阅《三国演义》,虽然阅读是囫囵吞枣,但阅读并记熟其中的一些故事或细节,绷紧着每人紧张神经。为了避免重复,当学习委员的我就统筹全班,把每个同学准备的故事或者片段记在笔记本上,从而有效避免了重复。我呢,则准备讲述这书中“赤壁之战”的精彩故事片段,可能是谭老师知道我爱读书,却没有问到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了的我,甚觉遗憾。
    后来市图书馆知道我们班开展阅读四大名著的新鲜事,还特地派领导到大学校园,向我们班级捐赠五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新图书。
    这四部长篇小说,不仅在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宝库中占据着最为显赫的地位,在世界文学之林中亦代表着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最高文学成就。其精彩篇章至今仍是大、中、小学课堂能够找到的经典教材,成为珍贵的文学遗产。
    就这样,在大学的一二年级,每个学期的班会就成了我们阅读四大名著的主要课堂,当然更多阅读时间则放在课余。四个学期下来,每一个学期,全班学生专门研读一部,谭老师不定期在语文课、班会课上,进行及时必要的点评,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必须至少写两篇书评或读后感,期末在班级进行评奖,但只评“喜读名著”特等奖一名,奖品就是谭老师掏钱买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大名著图书一套。那时候,我是每个月写一篇读后感或书评,数量与质量在班中遥遥领先,且常得到谭老师的表扬,有个学期还得到一套崭新的图书奖品,至今仍珍藏在我家的书柜。
    书本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明灯。大学前两年,读四大名著成了我们班学生的必修课。倘若你不读,就跟不上步伐,就会在语文课、班会课上出洋相,所以原来并不喜欢读课外书的同学,也慢慢对四大名著产生浓厚兴趣。因此我们班被整个大学的师生戏称“名著班”。通过读书,学风端正多了,喜读课外书的人多了……
    四大名著,成为我们班中每位同学心目中的经典;四大名著,更成为我们班每人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记忆。透过四大名著,让每位同学仿佛聆听到历史长河的滚滚洪流声,穿越曾经逝去的历史时光岁月。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由于有了较好文学功底,各方面素质自然提高。毕业时,全班30多名学生,都分配到理想工作岗位。当了四年学习委员的我,被直接分配到地区教育局。
    守望大河有水浇,守着青山有柴烧。如今30多年过去了,那四大名著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常常浮现眼前。面对大是大非,我的人生变得成熟淡定多了,修身、律己、诚实做人的素质,也就是在大学时期打下的最基本的人生基础。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