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7-15
2015-07-15 第B04版:文化视野 【字体】大 |默认 |

白居易与荷花

作者: 黎德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377
    盛夏时节,连续几天到“五彩田园”,龙珠湖等地看莲花,虽则酷暑烈日,但游兴盎然,玩得很开心。回来后乘兴翻阅《全唐诗》,发现中唐诗人白居易是个“莲花痴”,平生爱莲,种莲、赏莲、咏莲,写了许多莲花诗,与莲结下了不解之缘。
    唐元和初年,他放任周至县尉时曾到长安公干,官邸莲花池中种有东溪莲,看到叶虽翠但其花不艳,慨然写下《京兆府新栽莲》,诗中句曰:“下有青泥污,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来不得地,憔悴府门前。”初涉官的白居易,像莲花易地水土难服。心情压抑不展。报国的美好愿望连连受挫,犹如夏末秋初之莲,“泠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龙昌寿荷池》)。一腔报国热血,备受泠落之后,社会的黑暗与官场的污浊,终于打碎了他“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无奈于病躯恰似一枝《衰荷》:“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这类画莲之作,大都是诗人凝重心境和坎坷人生的折射,反映出一种悲戚美。
    当然,白居易笔下不只是颓唐的败荷,也有清纯可爱的尤物。纯粹赏花的《隔浦莲》写得明快开朗,“隔浦爱红莲,昨日看尤在,夜来风吹落,只得一回采。花开虽有明年期,复愁明年还暂时。”明言好花不常开,暗含婉劝人们应珍惜青春学艺的大好时光。更有描述爱情风俗画的《采莲曲》:“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好一幅人面荷花图,把初恋少女荷塘会情郎的动人场景写得活灵活现。单一个搔头落水,个中情节任君想象衍生。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因言事犯上,被贬为江州司马,一见江南水乡的白莲花,更是深爱有加。他游东林赏白莲,浮想联翩:“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百日发光彩,清飙散芳馨,池香银囊破,泻露玉盆倾。我惭尘垢眼,见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这倒不是诗人不爱红莲了,而是高雅的白莲太迷人,结合当时的政治打击,诗人“欲收一颗子,寄向长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诗人把白莲尊崇为圣洁的净土,以后在他不论是刺杭州,还是知苏州的经历中,对白莲都情有独钟,歌颂赞叹不已。
    晚年的白居易定居京都洛阳,生活稍为安逸,便想方设法从江南移白莲,栽种于新宅的白池中,有《种莲》诗为证:“吴中白藕洛中栽,莫恋江南花懒开;万生携归尔知否?红蕉朱槿不将来”。江南水乡的奇花异草千般好,诗人唯独恋白莲。每年仲夏,满池的白莲绽开雅艳迷人,他不亦乐乎邀友约朋赏花赋诗情趣盎然。《百莲池泛舟》诗曰:“白藕新花照水开,红窗小舫信风回;谁教一片江南兴,逐我殷勤万里来。”这就是白居易的江南白莲情结。临池相观,便诗上心头:“白白芙蓉花,本生吴江濆;不与红者杂,色类白区分。谁移尔至此?姑苏白使君……”《感白莲花》。白莲花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格,老来他爱莲爱到神魂颠倒的地步。虽然意志稍有消沉,白莲花于他不可须臾离开,每日生活是“引手摩挲青石笋,回头点检百莲花(《问江南物》)。尽管他老病缠身,眼疾日重,有一日故人远道前来看他,白居易乃强支病体作诗《苏州故吏》:“江南故吏别来欠,今日池边识我无?不独使君头似雪,华亭鹤死白莲枯”。岁月催人老,故交情依旧,至死他都念念不忘一生钟情的白莲花。”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