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7-12
2015-07-12 第A02版:玉林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现代安居工程“新魔术”

——容县利用低丘缓坡建设农民新村庄

作者: 秦崇广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719
▲昔日的荒岭低丘,变成了如今的古泉移民新村。
    日前,笔者来到离容县城区不到1公里的容州镇周口村,见到在多台挖掘机和翻斗汽车的轮番作业下,一座原本占地百亩面积的小山,已基本变成了平地,并且大部分整理成了宅基地,“三通一平”和绿化工作密锣紧鼓建设当中。
    容州镇政府一位负责人告诉笔者,这个农民新村不占用耕地,所规划的288宗宅基地是通过推平紧靠公路边的一个坡度较低的山头获取的。容县国土资源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容县兴建集住宅、集贸和卫生、文化娱乐场所于一体的农民新村有50处,6.2万多农民在新村落户,其中利用低丘缓坡建设的新村有38处,占新村总数的76%。
    近年来,容县抓住成为全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试点县的契机,在进行农民新村建设用地规划时,尽量通过开发利用低丘缓坡的途径来解决。例如,容州镇峤北村就将本村位于容岑一级公路旁边的一座小山丘推平兴建农民新村,目前,占地2.4万多平方米的峤北新村已拔地而起:栋栋新楼整齐划一,所有建筑的一层都成为商业铺面;街道两旁种上了绿化树,村中建起了集贸市场和文化娱乐场所,一个生机勃勃、具有城乡一体化明显特征的农民新村悄然崛起:在新村落户的企业有40多家,当地1000多名农民就近成为工薪族。2010年容县六王镇发生地质灾害,陈村、龙头村、古泉村、六槐村等村农民房屋受损严重或倒塌。为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该县投入4000多万元,将该镇古泉村和六王村两座远离地质灾害易发地的小山丘推平建起“移民新村”,共安置房屋全倒户灾民693人,2012年又投资2500多万元将灵山镇泉塘的一处小山坡推平建起泉塘“移民新村”,共安置灾民564人。
    利用低丘缓坡建设农民新村,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也让集中居住的农民换了一种新生活。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