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7-09
2015-07-09 第C04版:法制与道德 【字体】大 |默认 |

本期话题:老人的话带“负能量”,家长该怎样教孩子应对?

作者: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055
  主持人火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也许就是小珂和奶奶之间"舌战不断"的症结所在。家长和老人多沟通,多教导孩子学会包容尊重长辈,这样或许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愉快相处。
  教孩子塑造自己优良的性格特点
    范雪机(陆川):小珂与奶奶的矛盾不断升级,原因不仅在于老人的观念传统,对自家孩子吝惜于赞美和肯定,也在于孩子的个性刚烈,缺少一份从容与温和,不懂得孝敬与谦让。当老人的话带“负能量”而导致孩子正在闹情绪时,作为孩子的家长首先要冷静,不要急着指责孩子,更不要那种空洞无力的语言式说教,而应该及时安慰、疏导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再劝导奶奶先平息“战火”。等孩子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后,再在平时的生活细节中悄悄渗透孝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及“好性格造就好人生”的个性教育,让正处于心理发展期的孩子慢慢塑造自己优良的性格特点,不顶撞不对抗,学会包容他人无心之错,学会孝敬与谦让,从而真正成长起来。
  遇到“负能量”,家长要以教育孩子为主
    李宏伟(北流):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总存在一些观念、习惯、认识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为人与人之间,特别是老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相处设置了障碍。我有一个邻居,就是因为外婆和外甥对某些事认知不同而引发矛盾,而父母却一味袒护孩子,为此事外婆差点和女儿断绝关系。老人的话带“负能量”不可怕,和孩子产生矛盾也不可怕,关键是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做好孩子和老人的沟通疏导工作,并以教育孩子为主。孩子还小,即使有道理,父母也要耐心地教育他们学会尊重老人、孝顺老人,凡事都应该尽量让着老人,更不能随便顶撞老人;同时也要委婉地告诉老人,孩子不懂事,作为长辈,不要和小孩子过于计较,对孩子要多包容、多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融洽相处。
  坚持用“正能量”原则感化老人教育孩子
    晏传健(北流):老人在照看孩子时,有时会用一些不够文明词语教育孩子,看似是老人好心一片,实则是将不文明的东西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家长既要对老人不当行为进行积极的批评指正,又要教育孩子能够将“负能量”的话句放开对待。我孩子的爷爷有时会对孩子这样说:“你再不听话,你就会像街上的流浪儿讨吃。”在教育效果上,爷爷一心想让孩子懂得循规蹈矩才可以出息,但孩子会认为这是对自己成长的不信任,就会造成了叛逆心理。我作为家长就应该是及时提醒老人说话多注意孩子的承受能力,不要贪爽快而忘记了灌输“正能量”,同时也要耐心地向孩子解释如何做人的道理。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