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06-25 第C04版:法制与道德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道德论坛 |
本期话题:老人的话带“负能量”,家长该怎样教孩子应对? |
|
|
|
|
|
主持人火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也许就是小珂和奶奶之间“舌战不断”的症结所在。家长和老人多沟通,多教导孩子学会包容尊重长辈,这样或许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愉快相处。 老人的话带“负能量”,家长应及时疏导孩子 徐剑(北流):常言说“沟通从心开始”。面对孩子的求知欲和爱好作为监护孩子的老人们切不可泯灭他们的童心和兴趣。小珂的奶奶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学会赏识每一个孩子”这些道理在教书育人时应是耳熟能详的,大可不必把爱看书的孙女说成是“被迫看书”,也不必过于计较年幼无知的孙女的言语顶撞,难得孙女有这样一份阅读雅兴,应鼓励小珂读好书才对。作为孩子的家长,当事后了解到婆孙不欢而散时,更应多一份理性,毕竟老人年老时都有爱唠叨的习惯,应体谅老人。把孩子拉近身边,用一些名人敬老、孝老的典故来感化孩子,让孩子从听故事中来化解婆孙矛盾,只要运用得当,终究会让婆孙关系融洽、和谐的。 传递正能量让孩子快乐成长 邓海丽(博白):老人和孩子说话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喜欢用负面的语言,其实是在传递负能量给孩子,确实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小孩子心智未成熟,内心是敏感的,不断地受到负能量的冲击,自然会给孩子的身心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尽可能从多方面下手。首先从亲情方面教育孩子。既然是一家人,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亲人不好,奶奶的话表面看是负能量,实际上是对你的重视和关爱,让孩子从对抗的情绪中走出来。其次要保护好孩子幼小的心灵。及时给予关心和疏导,让孩子的情绪不受影响,使孩子深切感受到父母的关怀。最后引导孩子转换视角,把这些负面语言当做激励自己的动力,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使孩子快乐成长。 父母警惕语言的负能量 陈钊源(玉州):笔者曾经遇到一件事。学校举行“六一”文艺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教室的走廊外有一位妈妈牵着7岁的儿子,一边紧张地迈开大步,一边用手指着孩子的脑门说教:“总是这么慢,每次都要迟到,我看你学什么都学不好……”男孩似乎已经听惯了妈妈的数落,面无表情,目光凝滞。警惕语言的负能量,作为父母,用好语言、好心态、好情绪,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积极正面的信念价值观系统,让孩子拥有一份积极正面阳光的心态,将比让他获取任何权贵财富更受益一生。 正确面对老人带“负能量”的话语 范雪机(陆川):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年轻人因为忙于工作而由老人帮忙照看孩子的现象不断增多。由于隔代,老人观念传统,其言行更容易引起自我意识渐强的孩子的强烈反感。当老人的话带“负能量”时,我们应该教育孩子要用平和的心态去正确面对。首先,教孩子学会孝敬老人,百善孝为先,一定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轻易与老人顶嘴。其次,教孩子学会宽容,明白老人的话并没有任何的恶意,只是习惯使然,不要因此而生气,而应该让这些不中听的话随风飘过。最后,教孩子学会证明自己,老人越是否定自己,就越要用事实和成绩来证明自己是最棒的。这样,让孩子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以培养孩子独立、健全的人格。 教孩子从小尚包容,崇友善 林基华(北流):小孩满心欢喜看书,雀跃翻阅,老人出言之后“被迫看书”,感情欠含蓄,说话不赞美和肯定。小孩子听了很不高兴,立马顶嘴,顿时战火纷飞。作为家长应该心平气和,循循善诱孩子原谅老人说话“有口无心”,让孩子要礼貌待老人,不要和老人计较太多,善于敬老孝老;老人虽然出言不逊,但后辈不要“以牙还牙”。懂得包容,识得忍一忍,海阔天空;让一让,风平浪静的道理。教会孩子从小尚包容,崇友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