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1-13
2015-01-13 第B04版:旅游
【字体】
大 |
默认 |
小
龙江峡谷:
一条历史悠久的蓝靛染缸之路
作者: 本报记者詹丽萍 宋建州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2669
在龙江峡谷留下的完整的染缸已经不多,不少染缸已经遭遇破坏,有的已经被掩埋在厚厚的泥土里,而更多的是被荒芜的野草淹没而不见踪迹。
在峡谷里的一条石路上还遗留着疑似脚印的痕迹。
我们逆流而上,溪水拾级而下,不时有一些错落有致的小瀑布,或一些溪涧流转让我们惊喜。
峡谷里的竹子很粗壮,两个手都握不住。
美丽密码:谭良村是兴业县石南镇的一座远近闻名的文化村,位于县城城区,村落选址建造于南宋时代,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行政村沿袭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渊源深厚,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气息。2014年1月3日,《美丽玉林行》栏目组曾经探访过谭良行政村的谭村,以《兴业谭村:一个古堡的故事》为题,介绍了谭村的历史文化,其中就有一段文字详细介绍谭村古堡里的一条沙街,见证了古代蓝靛业的兴衰。时隔一年,1月6日,《美丽玉林行》栏目组又一次走进与谭村相邻的良村,走访的就是龙江峡谷,这条与沙街有密切关系,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蓝靛染缸之路。
龙江峡谷留下众多蓝靛染缸遗址
流经兴业县石南镇谭良村境内有一条南流江的支流叫龙江河,当地人说,龙江河的水就是从龙江峡谷流下来的。在谭良村村委书记莫报明、谭良村村委副主任周宏乐的带领下,我们的探访,就从龙江峡谷开始。“以前,这一条路上去都是染缸……”我们沿着龙江峡谷的山路向上行走,周宏乐边走边指着溪流两边上面一些凹凸不平的地方叫我们看。“这里有一个染缸。”在一个拐角处,周宏乐扒开路边的杂草,我们看到了一个染缸,这个染缸嵌在地里,缸肚已经被泥土和野草填平,缸边覆盖一层青苔,如果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周宏乐告诉我们,他小时候很喜欢到这个峡谷玩,那时候一路上去的地里嵌有几百个染缸,与路面相平。当时他们觉得很奇怪,回到家问大人,大人为了防止小孩子贪玩掉进缸里,就吓唬他们说:“那是装山猪的大缸,不要走近。”
在他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龙江峡谷里边有个百靛(百绽)村,还有一个洗麻塘,传说洗麻塘是以前专门洗苎麻的塘,洗净后再制丝,制丝成纱放到染缸里,加入靛草浸水加工成纱后,拿到谭村的沙(纱)街去出售。染缸的作用是将一种叫蓼蓝的植物放入缸中发酵过滤而成靛蓝,用靛蓝作染布的颜料,色彩深蓝,不易褪色。
据说当时每个村都有蓝靛生产加工作坊,数量少的几个,多的几十个,蓝靛作坊从谭村周边计起,顺龙江峡谷一路计到百靛村,刚好是一百个作坊,百靛村因此而得名。我们可以想象出,当年那么多的染缸在这里,这里的蓝靛染布场面一定很壮观!
只可惜,如今龙江峡谷正在修路,不少染缸已经遭遇破坏,有的已经被掩埋在厚厚的泥土里,而更多的是被荒芜的野草淹没而不见踪迹。周宏乐告诉我们,从峡谷这条路到山顶,目前剩下完整的染缸已经不多,在海拔高一点人迹罕至的地方或许还能找到联排的染缸。如今,随着南流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一个环节而重新被重视起来,这里是南流江的一条支流,又有着蓝靛业发展的历史,这里也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节点,对这条曾经繁华过的蓝靛染缸峡谷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一条绿色葱茏的原生态诗意峡谷溪流
染缸大多数是近水而建。我们顺着龙江峡谷边上的一条泥路向上走,从峡谷深处一直传来阵阵的泉水叮咚声,潺潺溪流声。“其实,这条峡谷也很美的,你们下去看就知道了。”周宏乐说着就带我们钻进一个树藤缠绕的密林里,顿时眼前的景象跟刚才完全不一样。映入眼帘的是溪流两边郁郁葱葱的植物,有红得似火的红枫树,有婀娜的翠竹,纵横交错的树藤,还有摇曳的山蕉林,奇特的野果……峡谷内溪水涓涓,古树葱葱,落英缤纷。我们时而跳跃小溪,时而走过溪间被冲刷得浑圆的石块,时而攀越一些大石头……我们逆流而上,溪水拾级而下,不时有一些错落有致的小瀑布,或一些溪涧流转让我们惊喜。
“上面有一个天然的滑梯瀑布。”我们循声前往,穿过一片两个手都握不住一根竹子的竹林,只见眼前一丛丛藤蔓交错,一堆堆青石有序排列着,还有一道道奔腾的溪流从两石中间流出,形成瀑布、汇成一潭清泉后,又继续向低处流动,其中一道长长的像“滑梯”一样的溪流顺势而下,跟游泳池里的“滑梯”很相似。“夏天我们经常来这里玩耍,这里是这条瀑布最好玩的地方。”
我们了解到,龙江峡谷大约有5公里左右的溪谷,魅力在于它的峰回路转、跌宕多变。清亮的泉水顺着逶迤的峡谷流泻,由于峡谷落差大,溪流形成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瀑布。在龙江峡谷的周围,有洗麻塘、藤莉塘、长塘三个水库。龙江峡谷里清澈的溪流,还是周边村民的引用水源,早在10多年前,村民就自发投资买水管引峡谷的山泉到家里饮用了。
“峡谷的上面有两层楼高的瀑布,丰水期的时候去看瀑布,场面非常壮观。峡谷上面还有很多好看好玩的地方,下次你们来早一点,我再带你们去。”眼看天色已晚,天又下起了大雨,我们只好在周宏乐极其诱惑的描绘中结束了行程。
打造一个特色鲜明的人文生态景区
良村与谭村两村相邻,良村有着良好的原生态景观,有一条数百个染缸的蓝靛之路;谭村是一个自然村,建村于南宋,有着800多年历史,有一个人文荟萃的古堡;两村相邻,其旅游资源可谓相依互补相得益彰。
谭良村的村委书记莫报明告诉我们,龙江峡谷水源丰富,环境优美,村里已于2014年3月开始计划筹建,由村民自发捐资于5月建成“五大湾游泳池”,并对外免费开放,每天接待游客300多人次,现在正在完善各项措施。下一步,村里计划将对染缸进行统计并保护起来,同时计划引进投资建设龙江峡谷,利用龙江峡谷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开发旅游业,与谭村古堡景区(入东山村)对接完善旅游资源。
目前,谭良村历史文物保护范围,以北南对向中轴线的核心区2.5万多平方米,申报列入文化遗迹的有:贤良祠堂、大夫祠、孝子祠、谭祖祠、将军府邸、进士府邸、良村梁氏祖祠、西村梁氏祖祠、西村大屋、新屋村莫氏祖祠、新屋村古屋,还有古墓、古树名木等计有3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有西村的山歌、谭氏诗稿、国术、舞狮。
谭良村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目标,在旅游方面,主要是加快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务的硬件和软件;发展壮大产业结构,推广项目投资开发;完善历史文化古迹保护机制,加快现代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需要综合开发;生态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小加工、特色历史文化旅游业、餐饮、养生文化产业等龙头产业要继续提升。发展优势旅游服务业,扩大项目推介力度,保护文化生态资源,创建新型的人文优势聚居环境,力争把谭良村打造成有一定品位的特色旅游文化名村。
旅游的主题应重在寻找和发现。去寻找山水的灵性、古村的淳朴、民俗的沉淀;去发现尘封的历史、湮灭的文化、沉睡的美景……我们相信,将来的不久,龙江峡谷这条曾经繁华过的蓝靛染缸之路,在人文景观修复保护,并且融入现代生态旅游建设的元素之后,会变得更美!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
玉林新闻网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历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