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1-07
2015-01-07 第A02版:玉林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新常态下如何实现玉林科学发展转型发展

——在市委务虚会上的发言

作者: 市长 苏海棠(2015年1月4日)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2029


    当前,玉林发展面临的最大形势,就是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的本质是经济社会的转型。因此,适应新常态,就要加快推进转型发展。玉林的发展阶段落后于全国,转型任务非常艰巨。要着力推进三个转型,抓好四项关键工作。
    三个转型:
    一是产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是新常态下的一项根本任务。要通过产业转型,把“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三二一”的结构。一要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八大园区和八大产业项目建设,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机械、医药食品、日用陶瓷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要培育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常态下新的增长点所在。要以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和业态创新为动力,做大做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再生资源产业、装备制造业。同时,积极引进一批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头项目。三要做大服务业。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GDP增长约0.4个百分点。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金融、通信和互联网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态,推动服务业与工业农业协同发展、跨界发展、创新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旅游、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从今年开始,把旅游业发展成为玉林的主导产业,做好旅游和文化结合这篇大文章,打响“健康旅游”这块牌。四要优化农业。以“五彩田园”为龙头,大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动农业由单一的种养模式向集休闲、旅游、观光、娱乐、乡村风情、乡土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模式转变,促进农业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城市转型。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所在,重点是推动规模型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一要做好规划。围绕建设区域性大城市目标,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二要做大中心城区。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中心城区,重点抓好玉东新区的规划建设,抓好玉北同城化发展,抓好旧城区改造提升。大力推进成片改造、组团发展。三要加快人口城镇化。完善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通过城乡一体化改革,给予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医疗、社保等政策待遇,促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四要打造城市特色品牌。突出根脉文脉,突出文化遗产,突出绿色生态、田园都市的品牌,打造属于玉林的城市特色。
    三是社会转型。要推进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加大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力度,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管理。特别是重视社区自治组织的建设,大力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要加快向法治社会转型。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全民普法,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氛围。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按照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的要求,加快发展文教卫体等公共事业,完善医疗、养老、住房、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坚定不移地实施好为民办实事工程。
    四项关键工作:
    一是深化改革。改革是动力,也是出路。要深化投融资改革。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力推动企业上市,不断增加融资渠道。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积极开展股权融资、产权交易融资、债券融资、保险资金等多样化融资,特别是探索推广PPP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营运。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全面完成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为全国、全区探路。
    二是开放合作。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玉林发展的速度和高度。要加快交通建设。做好“修机场、建码头、接高铁”三件大事,打通“东靠南下、通江达海”交通大动脉,形成高速公路、高铁、空运、海运、河运贯通全国主网络的大交通格局,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要加强招商合作。深化对国际国内产业、资金转移趋势的研究,盯紧大型央企、民企、外企;敢于“无中生有”,策划一些前沿产业项目,比如高科技企业、生物医药企业等。
    三是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是新常态下的新引擎。要加强科技创新。支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申报实施一批国家、自治区重大重点科技专项。加强产学研联动,推动行业共性技术难题解决。要加强业态创新。基于移动互联网、智能化技术的新业态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要积极培育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创意文化、动漫等新业态,发展原创性新兴产业。要加强机制创新。完善促进科技创新、业态创新的扶持政策。
    四是人才保障。玉林人才紧缺,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研发、现代企业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项目、金融等方面的人才。要立足本地培养人才。舍得重金办教育,大力支持玉林师院发展,办好各类职业学校。加快技术孵化器、中小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培育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大力引进高端人才。通过“人才+项目”的模式,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实现人才、项目双引进。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政策体系,优化人才服务,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