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12-24
2014-12-24 第B03版:民生服务 【字体】大 |默认 |

大容山上“气象兵”

作者: 本报记者何志国摄影报道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651
气象工作者在海拔1256米的观测站工作。
气象工作者在检测维修出现故障的仪器。
清理观测站场地里的荒草。
加固护栏。
    大容山上设置两个气象自动观测站,一个设在海拔800米处,紧贴天湖旁;一个设在海拔1256米的高峰,与1275米桂东南第一峰隔山相望。
    两个气象自动观测站,负责大容山方圆一带的气象观测、数据收集和信息传递。
    虽说是自动观测站,但再现代化、自动化的东西,最终都离不开人。故每月一次的“登山之旅”,奔赴观测站检测、维修、维护,自然而然成了气象工作者“雷打不动”的“保留节目”。
    正是一身兼检测维护工作,大容山气象工作者成了“宜粗且宜细”的多面手。
    “宜细”——在800米观测站,记者领教到他们的细致。观测仪一电子板出现故障导致信号失灵,何高工和罗师傅用随身携带上山的工具进行修复,反复维修不见奏效。他们又是手机联系生产厂家进行咨询,又是联系台里的技术部门进行探究。两个多小时过去,最终故障得到排除,信号重新得以恢复。平常大容山气象自动观测站的检测、维修、故障排除,基本是他们去完成。
    因工作需要,他们又是干“粗活”的“能手”:场地清理垃圾,割草,加固护栏,道道粗活他们“拿得起放得下”。对此,同事间相互打趣:“高工成了割草工,技师变成开车佬”。正是干粗活,罗师傅家里给他买了台智能手机,不到一个月时间,上山干活时裤兜里的手机撞上石块给损坏了。正是干粗活,往往他们下山回来,带回一身草碎一脸泥尘。
    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大容山气象工作者的辛勤工作,确保气象自动观测站准确、及时将气象信息、数据资料提供相关部门,为气象等有关部门预报、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