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11-24 第B02版:理论与实践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奉法者强则国强 |
|
作者:
中共玉林市委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2231 |
|
|
|
|
|
|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引用《韩非子·有度》中的名言,阐述法治与国运息息相关。长期以来,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加强法治,保障人民民主,促进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为实现强国梦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依法治国是国之大道 韩非子说,“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事断于法,是国之大道”。法律就是秩序,是规则之治,是“非人格化”的统治,它是具体的,是公开的,是透明的,是公平的,它能够最大程度地维护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能够最大程度地预防、减低或释放个别或诸多利益冲突给社会和国家造成的震荡或伤害,能够鼓励和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推动社会和时代向前发展。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现代国家的生命力更是需要法治,信仰法治,只有依法治国,才是治国之本,强国之道。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需要依法治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法治之根本是公平正义“法者,天下之公器”。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着眼于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对以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全方位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问题,损害了法律权威,也危害到社会公正。因此,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一是加强科学立法。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二是加强严格执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三是加强公正司法。要建立健全违反法定程序干预司法的登记备案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等关键举措,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四是加强全民守法。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担当起法治建设的责任。同时,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三、法治之灵魂是法治精神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我们应该牢牢合着时代的步伐,让法治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基本信仰,让法治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法治观念。信仰不会自发产生。培育法治信仰,离不开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通过深入基层、走进社区等方式,深化和创新法治宣传,扩大和增进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了解,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将法治精神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提高普法教育的有效性,从知法懂法进而到信法用法,牢固树立起对法治的信仰。二要践行法律知识,保障人民权利。完善和健全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救助,让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就地解决,全社会尊法守法必然渐成风尚。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畅通群众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建立健全人民群众依法维权、化解纠纷、利益表达等机制,使群众合法权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切实维护和保障。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只要我们每个人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持之以恒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四、法治之核心是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整体部署,强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社会转型进入深水区,法治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从打虎拍蝇反腐败到全面深化改革,从民生持续改善到生态文明建设,要把依法治国方略落到实处,离不开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的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依法治国各领域工作,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另一方面,要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依法治党,既要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更要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才能让全社会获得尊法、守法、用法的标杆,激发起对法治的信心和对法律权威的认同。 (执笔:蒋以超杨皓然丁爱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