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10-20 第B04版:万花楼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学霸的十字路口 |
|
|
|
|
|
|
“学霸”一词流行于近两年,形容学习刻苦勤奋,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他们往往集万众瞩目于一身,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同学们仰视的男神或女神,家长亲戚同事间夸赞的焦点;他们穿梭在校园里,是每一个开学季的靓丽风景;他们举手投足之间都是不经意的自信。我见过许多学霸级人物,我也曾是学霸圈的一员。 我的初中同桌是一个能干又出色的女孩子,成绩顶尖,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像个大姐姐一样解决班里各种大大小小的纠纷。在那个还未出现“学霸”称谓的年代里,我们都叫她“大姐头”。玉林市的中考以等级制为标准,“短板效应”成了我们这撮人极力要打破的诅咒,因为大多数人都会有短腿的科目。可是大姐头每门功课都很出色,引得无数女生的艳羡。老师常对我们说,跟着大姐头多学点。大姐头也很乐意帮助我们,即使在她自己也有很多作业的情况下。 那年中考我们都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的高中,“短板效应”的魔咒终于被我们战胜了。金榜题名的喜悦意犹未尽,更大的挑战来得猝不及防。在那个学霸云集的学校里,老师讲课飞快,自主学习时间充裕,可是更加无从下手。无从下手的情况就是,老师讲的我都听得懂,自己写的时候一点都不会写。每次月考都要经历一次心灵的重击。我的后桌是一个皮肤黝黑,为人斯文很有个性的男生。我们叫他“标哥”。当物理老师“刷”地一下把整块黑板写完又准备擦掉的时候,当全班人大喊“不要擦”的时候,标哥悠闲地转着笔,笑了。我转过头问:“你笑什么?”他无奈摆摆手,露出天真无辜的表情:“这么简单,还要讲多久?真是的!”我刚被惹毛的情绪迅速崩溃。唉,不同世界的人,你怎么能理解我们这些差生拼死挣扎的心情呢。 是的,差生。有排名的地方就有高低前后,一些各个初中上来的学霸渐渐承认自己不够聪明,不够有天分,渐渐接受自己定位在年级中下游的现实,渐渐脱掉那层优越的外衣,安分在中等生甚至是差生的行列里。但是我不甘心,不愿意。我知道还有一次改变的机会,那就是文理分科。为着这脱离苦海的一天,我们这群拖后腿的一边苦苦等待,一边对未来充满信心。出乎意料的是,班级第二的标哥也想选文科。为此班主任没有少找他。每次漫长的谈心和劝导后,标哥都被同学们簇拥着回到座位。“标哥,班主任又跟你说什么?”标哥一贯地摆摆手,撅撅嘴,笑道:“他还能说什么,整天就是那几句,叫我读理科啊。”“那你怎么说?”“嗨,我还能怎么说,就说读文科嘛。他发懵的,我都说了多少次了,我就是读文科。”同学们起哄:“班主任要留住你这个清华苗子嘛。”“切!什么苗子,我又不是青菜。”标哥最终婉拒了班主任的一片深情,投向文科班的怀抱。 可能因为数学有优势,可能是找准了学习方法,在文科班我经常游走在年级前十前五。标哥一度被我甩在身后。当然,我也见到了更强大的学霸。也许,每一个学霸都有一段假装“我学习很厉害但我一点也不勤奋”的历史。在要记要背要花时间抄写马克思哲学原理的文科班更需要勤奋,可是我们都伪装出一副“我就是陪太子读书”的样子。考试前夕挑灯夜读,翌日被问到“复习得怎么样”时,还是一脸郁闷说:“哎,都没怎么看书肯定考砸。”对方学霸揣摩着摸不清底细,也只好放颗烟雾弹:“你都考砸那我肯定拖平均分了。”我们最害怕听到别人称赞“你好勤奋呀”。勤奋本来是一种很好的品德,却在少年心事膨胀开的虚荣下,变成“不聪明”的体面说法。在不仅需要天分也更需要勤奋的求学时代,很多学霸都否认自己勤奋,却都暗自咬紧牙关,分秒必争,奋力向前。 人生如赛跑,每一段路就会淘汰一些人。在下一个十字路口做出往左、往右或是往前的选择。不是所有的学霸都能永远做学霸,主角光环终有一天褪去,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重大的考验,那就是接受自己其实并不是那么不平凡。大姐头在理科班不那么厉害显眼,标哥在高考中受到重创,我们并没有如百日誓师时喊出的口号一样“Go to Beijing together”。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奋不顾身,面对结果的时候总会问如果。“如果大姐头选择文科会不会好些?”“如果标哥选择了理科是不是会有清华?”“如果知道结果会不会不那么努力?”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坐拥北大清华,不是所有的等待都会出现,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不一定能圆满。 每年长假我们都会聚在小小的初中,开始面对现实世界的我们谈论着出路,也看着那些白衣胜雪、不食人间烟火的中学生。谈笑间久远的年月像天边云海涛生涛灭,却波澜不惊。我们都不再是学霸,但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惜。我们努力过付出过,天真岁月,从来没有被辜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