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9-16
2014-09-16 第B02版:教育园地 【字体】大 |默认 |

美丽的课改

——十年有效教育体会

作者: 玉州区第三实验小学 赖玉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471
图为同学们在展示自己的"有效教育"成果。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是父母抱着长大的,中国的学生是老师抱着学会的,父母、老师如同孩子、学生生活中的拐杖,对孩子、学生来说,是不想丢下,而对父母和老师来说则是不敢丢下,惟恐有所闪失,惟恐他们达不到预期的结果。这么样做的结果是,大人、孩子都费心费力,负重而行。但毕竞这拐杖最终还是得丢开的,晚丢不如早丢,长痛不如短痛。毕竟学生获得自我学习、自我认知事物的能力越早,灵活性、创造性就越强,学起来就越轻松。
    而有效教育的实施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记得刚接触有效教育时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当时年轻的我对于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已然习惯,对于有效教育的到来从心底里认为只是一阵风,吹过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随着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训练,及自己在课堂上运用的各种课型方式,慢慢地我发现老师与学生的默契度高了,而学生开始大胆的畅所欲言,有效教育的实施也许不是一阵风!教育最终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乐观地正视未来的态度和积极的创新意识,而形成这种意识的基础或前提条件是冲破教师权威性的框框,改变教学意识,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加强自我学习能力的强化,要给学生好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松担子。有效教育的实施让我更加肯定这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能让学生真正成长起来的教育,渐渐的我喜欢上这种方式,并且努力朝这个方向前进!
    有效教育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方式,通过与教师的约定交流形成固有的模式,从而使得课堂的默契度极高,让整个课堂的效率事半功倍!通过小组的学习,团队合作,同学间形成互相关照的习惯,并且乐于共享成果,学生爱上学,乐于学,主动学。学生一旦在学习中表现出创造性,不仅解放了教学过程,更解放了教师和学生本身,使得教的轻松,学得愉快,各方面的素质也自然会逐步提高。这是以前的教育方式所不能体会的!随着有效教育的深入推进,我深深地喜欢上这一种教育方式!
    最让我感受颇深的是通过有效教育的实施,优化师生关系,增加求异能力的引导。“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是否和睦融洽,决定着学生对课堂学习投入程度的大小。师生关系一旦失和,就会影响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有效教育后,我去除了自己高高在上的教师角色,与学生成为好朋友,并且愿意加入他们当中去,课堂是学生主动畅所欲言,让整个课堂是群星闪耀!我爱这样的课堂,学生在这种氛围的引领下,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自信,同样通过这个教育,我深深地收到了学生家长的欢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作为有效教育的实施者,我深深的感受了,这种方法就是的授学生以渔。显然,有效教育的课堂,就是打破旧的条条框框,冲出旧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继续教育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效教育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内容,放要有准则。课堂上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发言,大胆创新,但热热闹闹的课堂,不等于就是教学意识与手段的放开,更不能说是有效教育,这只不过是一张外在的形式。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知识的时段,放的要适时,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逐步获得和提高,有效教育的方法,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紧抓学生不放,不能让学生进入固定的思维模式,不能让学生传承一些教师认为的经验或是规律,不能创造几十个或是几百几千个一模一样的学生,而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能站能走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告别一潭死水的课堂,而这恰恰是我所追求和所拥护的有效教育的宗旨!
    有效教育顺应学生的发展,我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会跟着有效教育的步伐前进,让我的学生能思维开阔,大胆创新,让祖国的花朵更灿烂!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