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08-15 第A02版:玉林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80后美女法医: |
用勇气书写青春 |
——记广西首届“最美警察”候选人黄墁 |
作者:
本报记者禤繁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166 |
|
|
|
 |
黄墁在工作中。 |
|
|
|
|
娇小的个子,秀气的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眼前这个80后女孩,让人很难相信她的职业竟然是终日与尸体打交道的法医。黄墁用轻柔却坚定的语气告诉记者—— 我喜欢我的工作! “冥冥之中的一种缘分。”黄墁于1984年11月出生,在高考填写志愿时“懵懵懂懂”就填报了“法医”专业,她笑着说当时以为法医就是在法院工作的医生。在昆明医学院上学的第一节课,她就主动举手配合老师解剖尸体。“我不害怕。”黄墁说,她慢慢喜欢上了法医这个职业,因为这是一件很正义的事情。 “我的老师告诉我,法医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黄墁感慨道,老师和前辈们兢兢业业的精神让她深受鼓舞,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个事业中。然而,这个工作却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法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率先进入命案现场,勘查尸体。“必须按照程序一点点检查完毕,掌握好第一手资料。”黄墁说,尸体是死者留在世上最后的证据,法医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通过仔细检查,判断死亡的原因。这个判断十分重要,给侦查人员提供了第一步的破案方向。“所以我必须小心再小心,万一判断错误会影响下一步的工作。”为此,黄墁在工作中总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状况,以最专业的判断给出最准确的结论。 2013年4月4日,玉林市金玉路附近一间瓦房里发现一具女尸,其丈夫黄某勇的尸体随后也一辆农用车上被发现。是夫妻双双自杀?还是丈夫杀死妻子后自杀?抑或两人都是他杀?案件迷雾重重。黄墁接到任务后,从早上8时至晚上8时,整整12个小时反复细致地做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明确夫妻二人均为他杀,为该案提供了侦查方向,最终使得该案得以迅速侦破。 她真的很了不起! “非常优秀!”玉州刑侦大队大队长韦运彬惜字如金,仅用4个字来评价黄墁,但分量十足。“那一次,好多男同志看了一眼就远远走开了,她不怕脏不怕累,仔细翻看勘查尸体,我们都很佩服她。”玉州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奉涛还记得2009年第一次与黄墁一起工作的情景。奉涛说,当时一个放羊人报案,说是在一处偏僻的山头发现了一具无名尸体。当时正值下雨天,他们一行人走了两三个小时才到达事发地点。尸体被浸泡在水中,高度腐烂、恶臭冲天,带路上山的巡防队员和村干部躲得远远的,可全身已经湿透的黄墁不肯稍作休息,一到现场就蹲在水中开始工作,那认真劲让男人都很佩服。 2009年入警至今,黄墁参与各类案件的现场勘查及法医检验鉴定,其中重大、疑难案件63起,尸体检验311具,活体伤情检验1085人次,协助出具鉴定书529份,为玉州公安分局刑事案件定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工作成绩突出,黄墁先后荣获“2010年个人三等功”、“2011年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度全区优秀人民警察”、“2013年度全区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