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07-22 第A03版:时事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洋快餐背后 |
还有多少猫腻待解开? |
|
作者:
新华社记者周琳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563 |
|
|
|
 |
7月20日23时左右,福喜公司的生产车间已停止生产。当日晚,上海食药监部门表示,已经会同公安部门查处媒体曝光的麦当劳、肯德基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涉嫌使用过期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问题。目前该企业已被查封,涉嫌产品已被控制。此前,有媒体报道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众多涉嫌违规的行为,如加工的肉掉在地上,捡起来就扔进生产线;随意篡改鸡肉产品的保质期,霉变的牛肉切片再加工等。
(新华社记者裴鑫摄) |
|
|
|
|
鸡肉随意更改和延长保质期,霉变牛肉继续深加工……在被媒体曝光涉嫌使用过期原料后,上海食药监部门赶往现场,查封了麦当劳、肯德基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并责令福喜公司下游相关企业立即封存来自该公司的食品原料。 食品安全大于天,当记者在20日晚间采访上海福喜公司有关负责人时,该负责人一直在强调责任和安全。而在监管人员看到报道并赶往现场调查时,四五个保安拦住厂门,僵持1个多小时,直到公安人员到场后才“解围”。这种应对监管的“责任感”,实在令人寒心。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福喜不是小作坊,是一家外国法人独资企业,其投资方是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在全球超过17个国家有业务。如果的确没有任何问题,自然禁得起各种检查,更应迅速将事实真相公之于众。遮遮掩掩不禁让人心生疑虑:在洋快餐的供应链条上,到底还有多少猫腻等待解开? 在被曝光的视频中,操作人员甚至声称:“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就这么简单。”不知道他的家属甚至孩子吃到了这样的食品,他是否还能如此“简单”地考虑问题。 食品安全法正在修订,以最严格的监管制度和法律威慑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是各界高度期盼的。对于洋快餐供应链条上的“过期疑云”,人们期待监管部门能尽快给公众一个交代,人们更期待明天吃进口的食品能够真正安全。(新华社上海7月21日电)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