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04-22 第B02版:教育园地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EEPO 团队合作,让我们共同进步 |
|
作者:
玉州区东成小学六年级周莱茵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769 |
|
|
|
|
|
|
“这一次,第一名是1团队,117分!”“耶!”第1团队的成员们欢呼起来。接着,后面的团队排名也依次公布出来,名次在前面的,都喜笑颜开;名次靠后的,都有些不甘心;而最后分数不到100分的,就揪紧了心…… 这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唐老师在EEPO有效教育中“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创新出的团队竞赛方法:把全班71名同学分为7人或8人的10个固定的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按能力的不同进行搭配,每次换座位时同一个团队的同学都坐在相邻的位置,方便团队合作学习。然后,唐老师制定出一些加减分的班规,每个团队起步分都是100分。每两周统计一次分数,团队可以按名次先后挑选一块座位区域,并且前3名还有奖励,这让全班同学进入了你追我赶的状态。 刚开始,我们都很不习惯,特别是我们10个团队长,既要尽量保证自己的团队不被扣分,又要想办法多加分,大家都觉得这比平时做班干难多了。我们课间时聊天,都会忍不住抱怨有些队员不积极,不听指挥,特别是团队里的“臭皮匠”如何拖后腿,让团队所有人努力加的分全被扣完,我们当团队长的都觉得“压力山大”。 可渐渐地,我们学会把压力转化为方法,每个团队长都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想出的办法是:让队员轮流当团队长,既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又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当团队长的不容易,不再捣乱,真是一举两得。我还安排学习好又有耐心的小泽和学习落后的小何坐同桌,帮助、督促小何学习,我也坐在小何后面的位置帮助他。就这样,合作、互助使我们团队的成员共同进步,还夺过“三连冠”呢! 树状气泡图。 但其他团队可不甘落后,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大家开始懂得靠“创新”来加分了。在EEPO的课堂,团队合作学习环节,一般都是用气泡图来展示学习成果,平时大家都是用黑笔写完就交。有一天,第6团队首次用了彩笔在气泡图周围画了点彩色图案,看上去十分醒目,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加了1分。后来,第2团队又尝试用树状图和鱼骨图来展示,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加分,这掀起了同学们学习和创新的热情。唐老师及时提醒我们创新不要只追求形式,更重要的是思维上的创新。作文课上,唐老师经常让我们把写作的主题与世间的万事万物联系在一起,展开联想,拓展思维,想别人想不到的,然后打开写作的思路,形成写作线索,激发我们写作的兴趣,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写作。例如在学习写事的作文《我和书的故事》,老师用哲学的观点打开我们的思维:看过什么书?书名是什么?学生在这个思维引导下,就会七嘴八舌地说出很多看过的书名来:《窗边的小豆豆》、《会飞的教室》、《海底两万里》……为下一步的写作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不但作文课如此,在上阅读课时老师也强调团队的思维创新学习。就连班里出现了矛盾,老师也要求各团队用气泡图来拓展思路,集思广益,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 团队合作学习最让我有成就感的一次,是在学课文《陆羽与〈茶经〉》时,文中举了3件事例,老师让我们选1~3件事来学习,其他小组都选2-3件事来学,认为学得越多越好,而我们小组决定用“精益求精”的方法,只选1 件事,把它学得更透彻。组员们一个人讲一点自己的想法,经过讨论后,我们总结提炼出四大方面,然后大家分工合作画好气泡图后,还在下面写上总结。10个团队都交了团队成果后,唐老师一张张放到投影仪上展示,在浏览的过程中,我发现其他团队每件事都只用两三个词语概括,而我们团队虽然只有一件事,但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呈现,写得很细。老师让我上讲台讲解我们团队的学习思路,我感到很自豪! 我们班10个团队之间虽然在平时课堂学习和课外纪律中竞争激烈,但更多的时候是合作、共享。比如演《花木兰》《奴隶英雄》等课文情景剧时,我们是两个团队合作,大家一起找时间排练,互相学习,共同创新,这既锻炼了我们的组织能力,又加强了我们的集体意识! 就这样,这个EEPO团队合作的学习方法让我们全班同学都共同进步了!而我感觉自己的收获更多。我在上学期被老师和同学们评选为全校三名“玉州区三好青少年”之一,但我觉得比荣誉更重要的是:团队合作培养了我的组织能力、责任心和创新思维,让我学会凡事找方法,相信团结起来力量大;团队学习还让我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共享,懂得了怎样与人交往,这是让我受益一生的。 (指导老师唐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