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03-12 第B04版:文化视野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静静的荣国府 |
★庞荔馨 |
|
|
 |
图为荣国府一景。 |
|
|
|
|
我上学的城市与河北正定县很近,早就听说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了。城内遍布文物古迹,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称。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周末,我们宿舍6姐妹开启了荣国府一日游之行程。荣国府就处于这古寺古塔的环护之中,与之交相辉映。荣国府连同府前的一条古代商业街——宁荣街,是迄今为止国内建造的建筑规模最大的仿古建筑群。它的原型在王府颇多的北京,南京等地是找不到的,它是曹雪芹笔下的一个艺术典型。曹公设计荣国府的目的是为了把它当作一个大舞台,在这里上演一幕又一幕的话剧。 亭台楼阁,云霞翠轩,披绣闼,俯雕甍,雕栏玉砌犹在,朱颜未改。冬日暖阳如离合的圣光覆盖在一砖一瓦,阳光温热,依旧明媚,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恍如我本属此地,理应在此,便也心安理得游走于府中,独自凭栏上,无限风光,“一个是阆缘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未成曲调先有情。西角门,长廊,更道,荣禧堂,除了对外开放的场所,《红楼梦》里各人物的居处几乎都是非拍摄进入场地。正值假日按说应游客患满,倒也奇了,偌大的府邸竟人影稀疏,门可罗雀。偶有些许打理者漫不经心打理满脸都是灰尘的古玩,穿着制服低头打扫干枯的落叶,稀稀疏疏过往的游客,一派安静祥和,倒也合我意,少了份常有的旅游景点的嘈杂,多了份少有的意境。最为热闹之处要属靠出租半似戏服半似古装的古衣为游客拍照以示到此一游的小贩之处,游客或微笑不语,或高声谈笑,手脚麻利穿上古衣对着面前漆黑的镜头摆出各种造型定格在这短暂欺哄——都是才子佳人,书生意气。比起这些虚无的感情,又有多少人读懂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明了赤霞官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间的纠葛,关心由名著脱胎出来的荣国府是怎样构造而成的呢?千里迢迢,或者不费吹灰之力地赶来,这一刻,只想为日后造成一个结果,便是,我去过荣国府,见过贾家生活的府院,如此而已。我不敢说自己又有几分感触和领悟,个中深奥的情感与内涵,是我等年纪尚幼未能读懂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不懂虽说不懂,但荣国府的安静却似娇花照水,清风拂面,让人如此舒适惬意。 然而,荣国府甚至算不上是旅游胜地算不上是古迹,落成不过三十年,唯一意义不过是作为摄影基地,朱门红墙,碧云轩窗,勾角楼台,活灵活现将本存在于平面纸板化为立体呈现在世人眼前。浮光掠影,白驹过隙,便少有人问津,淡淡而过,因为过于安静过于与世隔绝,不入流的存在,没办法深刻,亦不能永恒,却便生有好事之徒记得它的安静与华美。此人便是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