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3-10-16
2013-10-16 第B04版:文化视野 【字体】大 |默认 |

别样的风采

□梁锐青

作者: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2026
    《玉林儿女风采》第三集有奖征文竞赛活动的评卷工作从七月初开始,笔者有幸应邀参加。在评卷中得到不少的教益,也深有体会和深受启发。这套书已出版了三集,每集出版均在南宁举行首发式,不少玉林在邕的领导、专家学者和文化界人士参加,在玉林也举行推介会,笔者每次参加,见证了别样的风采。
    这套书至今已收集471位玉林市籍古今各界优秀儿女的事迹,是一部容地方杰出人物的史书,是不可多得的励志教育好读本,书中有陈辉光等多位领导题词,增添了这套书的风采。更别具特点的是每一集出版后,由玉林市老科协、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和玉林日报社联合发文,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有奖征文竞赛活动。几年来,全市20多万青少年争读《玉林儿女风采》,掀起了学玉林先模人物,做新一代玉林好儿女的读书活动高潮,这样的活动得到了教育界和有关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市广大中小学师生的欢迎。用这样的活动教育下一代的方式,在广西是首例,也是别样的风采。
    今年的评卷工作与往年一样,在市老科协胡维清会长的组织下进行,应聘的评卷老师全部是退休的老教师和文化界退休人士,他们都有高级职称,是一群真心关爱下一代的辛勤园丁和能工巧匠。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关注着我市开展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乐意为这项工程添砖加瓦,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这老一辈教师、文化工作者那别样的风采和风貌。炎炎夏日,七月流火,酷暑煎人,这些已工作了几十年而退下来的老教师本应静养在家避暑的,但他们没有一人有半点犹豫,都积极认真地投入阅卷工作。全市大多数学校经过初评后送来的卷子近7000多篇,分三个组评阅,每人每天评阅卷子约70~80篇,对每篇文章评卷者都很重视,认真看它能否紧扣题目、突出主题、感受深刻、语言流畅、文采出众,然后分出等级,再拿同等级的卷子集体评议。第三集《玉林儿女风采》中收入158位先进模范人物,每位人物均有学生选做写读后感的对象。为了评得准确,评卷者有时需熟悉原文,理解好所写人物的优秀品质,这样耐心细致的工作他们习以为常。他们那孜孜不倦、不畏酷暑、专注投入、极端负责的态度,使我感慨良多,脑海里深留他们那别样的风采!
    78岁高龄的李超榕老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腿脚已不太灵便,每次由她儿子送到评卷点,为了评得准确她不怕麻烦有时甚至把卷子带回家中,清晨即起床细读。苏锡秋老师是个多才多艺的老师,主教中学语文,是全区优秀教师,接到聘请通知,她从南宁不辞劳苦回来参加。韦绍祥老师原是玉林市一中语文科研处副主任,自治区特级教师,他接到通知后二话不说参加评卷。文巍老师是《玉林儿女风采》的副主编,市三中的钟杨燊、李云蘅老师,古定小学李玖符原副校长、陈崇英几位老师等都是三次征文评卷的参加者,他们严肃认真又细致的作风与他们平时教学的严谨性一脉相承,在参评的老师中都得到公认。高级编审、《玉林儿女风采》副主编陈国河,每一集出版,收入的文章很多由他把关。他原是县级玉林市党史办主任,他与其他老师一样,对每篇参赛文章均细读后分成等级,有时他还写下了评语,从中可看出他搞文化工作那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市三中的冯东武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张汉贤是市科技情报所原所长、现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兼学会论文写作组组长,这次也不辞劳累欣然应聘参加评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孟琼老师,这些年来,他为了出版《玉林儿女风采》,从本人大量的写稿、组稿、编辑、排版设计、联系出版社一直到出书后的赠书、开展学生的读书征文竞赛活动等,不知耗了他多少心血和精力,可惜的是这次评卷期间,他因病住院治疗,然而在病床上的他仍每天为组织第四集的稿件与各方人士电话联系,并每天过问评卷的进展情况,为出版第三集《优秀征文选》筹划赞助经费,如此执著而真挚的追求,让我感慨不已,他的情操确有别样的风采!另一位覃光宇老同志,退休前是县级玉林市教育局、招生办的领导,今年已75岁。退休后担任玉州区离退休协会会长,在玉林市老科协负责科普演讲的具体实施工作,任《玉林儿女风采》副主编。第一至第三集的征文竞赛活动评卷后把学生的获奖优秀征文汇编成“优秀征文选”,大量的工作都是他主动承担,真是一头不怕苦和累的老黄牛。参加评卷的这批退休老人,可谓呕心沥血毫不居功自傲。他们在关心我市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彰显了“夕阳红”的别样风采,他们不愧为玉林的优秀儿女!
    更为令我感动和欣慰的是,从评卷中看到了我们非常可爱和有希望的下一代,看到了这一代青少年别样的风采。评阅着他们一篇篇饱含热情的读后感,我震撼了,感动了,我非常欣赏他们发自肺腑激动人心的话语,非常赞赏他们多姿多彩、用词中肯、短小精悍、文采飞扬的文章,说实话我们老一辈很多人是难写出这样高水平的读后感的。“文如其人”,从他们的文章中看到了这些生气勃勃的下一代,他们将来定会给玉林增添更多更美丽的风采。孩子们:怀着你们美好的梦想,在前辈旗帜的指引下阔步前进吧!我们期盼着新玉林儿女们绽放出更绚丽的风采。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