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3-07-04
2013-07-04 第A01版:要闻 【字体】大 |默认 |

15天交出一份“满意作业”

——我市2013年中青班开展党性教育“三同”实践锻炼活动纪实

作者: 记者陆小青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668
    6月28日上午,博白县顿谷镇乾弄村那弄屯村民李春付没有去上工,一大早就等在了对门李海的家中。“他平时都出去做泥水工,一天有200块钱的工钱呢,今天死活不愿去上工,就因为江舟老弟今天要走了。”李海对记者说,“大家都舍不得江舟走,这小伙子来这里半个月,为我们屯做了很多事,大家都记在心上呢。”
    他们口中的江舟,就是我市2013年中青班的学员、班长,陆川县大桥镇的党委书记。
    6月14日至28日,按照中青班的课程安排,66名学员进村入户,与群众“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党性教育实践锻炼活动。江舟被派到那弄屯李海家,成为了他家的一员。
    在为期15天的时间里,中青班的学员们在基层实践中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并以其意气风发、真抓实干的精神风貌,同吃同住、同心同德的扎实作风,认真调研、助推发展的真情实感得到了各级党委领导、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展示了中青班学员的良好形象,取得了丰硕成果。
     15天创造“清洁乡村”“清洁乡村”示范点
    “来到这里,我们发现那弄屯真的很干净,村道、排水沟、水渠河流都没有垃圾杂草,更没有随处乱丢臭气熏天的死鸡死鸭。更让我们佩服的是,这里的群众对‘清洁乡村’是打心底里地支持,出钱出力毫不犹豫,‘江舟经验’果然名不虚传啊。”6月28日,在顿谷镇领导的介绍下,离那弄屯30多公里的顿谷镇旧门村村支书李奕卫带着5名村干部来到那弄屯“取经”,学习该屯推进“清洁乡村”活动的做法经验。
    “这个‘江舟经验’的说法,是从前两天县里召开的‘美丽博白·清洁乡村’百日攻坚推进会上提出来的。会上要求我们全县各乡镇村屯都要认真学习‘那弄屯模式’,广泛推广‘江舟经验’。一个从没来过这里的干部,仅用了15天的时间,就在我们这里打造出了那弄屯这个成功的示范点,这实在很不容易。”顿谷镇镇长林法勇感慨不已。
    “刚来的时候,村民们对我的到来表示惊异,但我想,只要我用心用情和大家交朋友,大家一定会欢迎我的,实践证明,果真如此。”江舟说。进村后,江舟没有急着开展工作,而是先用3天的时间走访完那弄屯49户人家198人,与他们拉家常,了解他们最迫切的需求。
    “在走访中,我发现,村民们最关心的问题还是‘清洁乡村’的问题。刚从南宁打工回来的李博就对我说,看到整个广西都在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心里非常高兴,但回到家乡,却看到太多的村民无视环境卫生问题,心里很着急。”听了村民们的心声,江舟确定了自己15天的重点工作——在那弄屯建立“清洁乡村”长效机制,引导村民转变卫生观念。
    3天的调研走访,拉近了江舟与村民们的距离。6月17日晚,江舟在那弄屯召开了“清洁乡村”工作动员会,那弄屯在家的全体村民都参加了会议。当天的动员会,推选出了那弄屯“清洁乡村”理事会成员,推选出了屯里的一名保洁员,屯里每人每月收取保洁费0.5元,讨论通过了村规民约。
    “在江舟的引导下,村民们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现在我们屯通过‘老板名人捐一点、一事一议筹一点、上级政府扶一点’的‘三个一点’办法筹集资金、硬化道路、修建垃圾池等。现在屯里实行每周一大扫,每天一小扫,还开展家庭环境卫生评比等活动,逐渐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屯容屯貌卫生整洁。那弄屯队长李异金告诉记者。”
    15天展现学员们的良好形象
    15天的时间,派送到各县(市、区)各乡镇村屯的中青班学员,纷纷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当地的实际情况,为联系村带来了新的变化、新的气象。
    “我把这次‘三同’实践锻炼看作是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提升能力的好机会,在行动上积极主动、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中。”被派送到博白县旺茂镇玉李村的中青班第六组组长、市地震局综合科科长谢珍琼说。在15天的时间里,她组织开展了“平安中国·科普在行动”防震减灾科普进校园活动,邀请博白县科协、地震局在旺茂镇二中共同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多媒体防震减灾知识讲座;(下转A3版)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