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3-03-26 第B04版:旅游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农历二月十二看“寒山诞” |
|
作者:
□本报记者邱临实习生李莉思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236 |
|
|
|
|
|
|
2013年3月23日,玉林民间迎来了开春后最盛大的民间民俗活动“二月十二寒山诞”。这一天,在玉林的很多乡村通过唱采茶、唱山歌、唱春牛、舞犀头、扭秧歌、撑旱船等最原汁原味的民俗活动来祈福庆祝。为此,记者采访了当天参加“寒山诞”盛会的一些市民,让他们讲述各处“寒山诞”的不同盛况。 寒山大庙地点:寒山村 寒山大庙,是寒山诞庆祝活动最多、最热闹的地方。这天一大早,玉林及周边城市信仰寒山三圣的民众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寒山村历史悠久的寒山大庙前。乡亲们载歌载舞,锣鼓齐鸣,贡桌上摆满了金猪、米饽、发糕及橄榄红枣做成的宝塔,乡亲们在龙狮的伴随下向寒山三圣祈求国家昌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每年的寒山诞都会有很多人到我们村的大庙来。”家住寒山村的网友“冰吻”姑娘说,“寒山村的乡亲们家家户户都很好客,谁家来的人多,今天才旺,所以每年诞期各家各户都是高朋满座。”今年的农历二月十二正好是星期六,来大庙参加寒山诞的人比往年多得多,派出所的民警都出来指挥交通,车辆一律不得进入寒山村,统一安放到指定场所。 “游龙、秧歌、舞醒狮、舞犀头等是每次诞期的必备项目。”寒山村的梁兴瑞大叔说,村民通过举办这些延续千年的民俗活动,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寒山村的寒山诞饮食文化也很有特色。像发包、发糕、米饽等都很好吃,特别“咸糕”是寒山庙诞之日必备的恭品之一,也是大家最喜欢吃的其中一种。 月十二看﹃寒山诞﹄报记者邱临实习生李莉思寒山三圣地点:寒山顶 “一大早出发,在佛子山水库就现登山长龙了。”喜欢户外运动的网友“动感”说,“以前从寒山村的东线和六西村的西线登寒山都是人好多,今年选择从南线上山,没想到一样‘人气旺’。” 据“动感”说,农历二月十二这一天,登寒山顶祈福成了不少人一年一度必须要做的事。选择这一天登山,不仅能感受春天的气息,还可以在山顶的古庙向圣山爷烧个香许个愿,求个心安理得,也挺有意思的。 摄友“子枫”则觉得这天可以在寒山顶捕捉一个人间百态:虔诚上山祈福的村民、汗流浃背的登山者、在山顶卖香纸卖小吃的小贩……山顶的两座古庙前挤着上万人排着长龙上香祈福构成了寒山顶上独特的场面。 “寒山应雨任君求”,寒山之巅的寒山庙据传是三圣羽化成仙的地方,寒山显灵,灵在应雨,在明代以前就有人在这里设有神坛。用石拱结构建造的庙宇,全部用了1214条石箭垒成,是玉林最古老、也是玉林八景之一“寒山应雨”的古迹所在。庙前的寒山泉,水色清澈,冬暖夏凉,水量盈满,大旱不涸,大雨不溢。来到寒山的游人香客必定会慕名掬泉畅饮,不少人会拿出瓶子装点回去饮用。 相关链接:“寒山诞”作为我市民间悠久的民俗节日,每年有三个诞期,分别是农历二月十二、四月十五、九月十五,其中以二月十二的“寒山诞”最为隆重。2008年玉林市文化局将“寒山诞”作为我市民间民俗文化的代表,正式把寒山民俗文化列入我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