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3-03-21
2013-03-21 第C02版:社会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带着爱的种子骑行在路上

骑行40多天,所得善款购买学习用品捐给拉萨的一家孤儿院所得善款购买学习用品捐给拉萨的一家孤儿院

作者: □本报记者 钟小启 实习生 朱新华 唐祥菊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349
    “幸好当时记录骑行的点滴记忆,现在回想起来,那都是一段宝贵而美好的回忆。”日前,玉林师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的大二学生董兴炎这样回忆自己去年假期的川藏公路骑行之旅。
    去年暑假,董兴炎花了40多天骑行在川藏公路上,实现了自己多年编织的骑行之梦。令人感到温暖的是,一路上,董兴炎为拉萨德吉孤儿院筹集了一小笔公益善款,使得这次川藏骑行之旅倍增了爱心、希望。
骑行之梦启航了
    董兴炎的骑行之梦始于高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位在校大学生行走川藏线的故事,路程丰富而精彩,看完后他受到很大的震撼。那一刻,骑行之梦开始萌芽、编织。
    大学的时光,相对中学时代有了更多的时间与自由,这更让董兴炎的骑行梦燃烧起来。当听着高中同学说起在骑行路上的种种见闻,并提出在暑假骑行川藏线的计划时,董兴炎心动了,决定要去实现这个酝酿已久的梦想。
    为了有充分的准备,去年7月初,假期刚开始,董兴炎便赶往成都与几位朋友会合,在成都购买山地车、车零件、手电筒、手套、雨衣、头盔等装备,一起和朋友研究路线。一切准备好之后,与朋友们踏上自行车,骑行梦,开始启航。爱心与骑行相伴“如果骑行仅仅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愿望,并没有多大的意义。”董兴炎想到了筹集公益款,为孤儿院的孩子们做点事。
    在从玉林去往成都的火车上,他遇到了也准备骑行川藏公路的两位驴友,董兴炎便向他们说起了自己的想法,于是驴友鼓励他向火车列车员借“小蜜蜂”宣传自己的公益计划。
    “我当时就想把计划说给他们听,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于是董兴炎便从车厢的一头边走边讲走到另一头,有人相信但也有人质疑,遇到质疑自己的人,他把学生证跟身份证拿出来让别人看。但也有很多热心的人,一位乘客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零钱都捐了出来。一路骑行中,董兴炎为这个爱心计划努力着,到达拉萨后已经筹集到了400多元的善款。“虽然钱并不多,但那是一份份爱心,一定能承载希望。”董兴炎找到当地的拉萨德吉孤儿院,买来了笔、作业本、尺子、篮球、足球等学习、体育用品捐给孤儿院,并和孩子们玩了一个下午,希望这些孩子们得到更多的关爱。成长在骑行的路上“此次骑行,锻炼了我的毅力,成长了不少。”董兴炎笑着说。
    董兴炎告诉记者,川藏公路适合骑行的是南线,全长2000多公里,喜欢骑行的人通常从成都出发,经过雅安、康定等地到达拉萨。然而,若遇到下雨天,对骑行影响很大。由于天气不稳定,有时还晴空万里,一会就下起雨来,而且几乎每天都会下雨,经常发生水渗进雨衣弄湿衣服的情况,那时全身都会冰冷起来,换了多次雨衣也不顶用。如果遇到冻雨,打在脸上生疼。他和队友在前往海通兵站的路上还遇上了可怕的泥石流,天下着雨,路面堆满了泥,在被破坏严重的地方还得下车把车推过去。
    “骑行途中有班车往来,但即使是最艰难的时候,我也没有上车,没想过放弃。”董兴炎坚强地选择用自行车的车轮丈量川藏公路的每一寸土地。
    骑行的路上虽然艰辛,但途中也有很多快乐,“我看到了最美丽、最自然的风景,感受到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丰富的藏族文化。”董兴炎说,他用相机记录一路上的风景及发生的事,共分为11集放在自己的QQ空间里,命名为《川藏线——圆梦拉萨》。董兴炎与孩子们一起分发图书等文具用品。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