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3-03-21
2013-03-21 第C01版:焦点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农家青年救人牺牲

再击空巢乡村“软肋”

作者: □新华社记者袁志国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311
    最近,湖北襄阳市枣阳琚湾镇闻庄村跳水救人牺牲的19岁农家青年王露露,被追授为湖北省襄阳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当地同时启动为其申报湖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相关工作。在赞叹和倡议向英雄学习之余,王露露的牺牲也再次击痛了空巢乡村的“软肋”。19岁生命定格在托举姿态
    2月22日,湖北省襄阳市枣阳琚湾镇闻庄村村民王露露和同村6个放假的孩子一起出去游玩。13时许,14岁的王强独自玩耍却不慎滑落进4米深的泵站取水池。听到呼救的王露露来不及脱掉衣服,纵身跳入水池,奋力游向王强。同时,小伙伴们沿着池边赶到王强落水位置。王露露经过多次努力,把王强推到了池边,并将他托起,在同伴的协助下,王强成功获救,而王露露却消失在了池中。
    王露露也曾外出务工,但因为母亲身体不太好,他决定留在家里帮父母务农。作为家里的独生子,19岁的王露露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在村民眼中,他也是一个老实勤快、热心助人的小伙。80岁的五保老人陶光喜哭着说:“这娃好得很啊,经常帮忙挑水,耕田浇地,就像我的亲人一样。”“空巢乡村”的悲剧
    据闻庄村村民介绍,王露露沉入水底后,附近在麦田里干活的村民闻讯赶来,但面对这个约200平方米、4米深的水池,他们有些束手无策。因为他们都是留守的中老年人,也有人跳入了水中施救,但无功而返。王露露43岁的父亲王红兵不顾大家的劝阻,多次扎进水底才将儿子的遗体打捞上来,此时离事发时间已有近2个小时。
    一位24岁的毛姓村民说,要是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家、在田里干活,说不定事件就不是这样的结局。据闻庄村支部书记张顺明介绍,全村的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可能不足30人。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大约有2.6亿农民工。这一庞大数字背后的现实是,不少地方的村庄成了空巢,村子里很难见到青壮年的面孔,留下的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青壮年大量外出后的空巢乡村,如果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往往就陷入了自救或施救的困境,致使悲剧频频上演。农村安全空白该如何“补牢”
    枣阳市政法委副书记刘学成说:“这是一个很无奈的社会问题,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青壮劳动力必然会流向挣钱的地方,现在能像王露露这样留下来的农村青年太少了。”
    据介绍,为给这种安全空白“补牢”,当地正在农村进行一些探索。比如由政府主导建立起针对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对留守群体进行生产和生活上的帮扶,其中的邻里互助模式正在全面推广。刘学成说,这种模式是在农村成立互助组,由老党员或有威望的人为组长,在此基础上推行警铃入户,每个互助组装置一套警铃,每户一个遥控器,遇到治安、疾病等紧急情况时,一按遥控器,警铃便会响起。目前全市建起了1.6万套警铃系统,覆盖了80%的农村。
    此外,据当地对部分农村外出务工青壮年的调查,他们中有一部分是带着明确的目标出去学技术以提升自己,有一部分只是为了出去挣钱来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还有一部分是很迷茫的,他们钱没挣到、技术没学到,在外面漂着。因此刘学成建议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人的城镇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青壮年会选择留在家乡。
    (新华社武汉3月20日专电)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