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3-03-21
2013-03-21 第A01版:要闻 【字体】大 |默认 |

莘鸣村有个家庭农场10

每个家庭农场经营面积百亩以上,最多的达1300多亩

作者: □简宣汉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659
    福绵管理区樟木镇莘鸣村的村民有这样一个共识:种田不如租田,打工好过在家做田工。笔者追本溯源了解到,近年来,头脑灵活,敢闯、敢拼的莘鸣村人通过土地流转,在村里发展了10个经营面积百亩以上的家庭农场。这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不仅给农户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广袤的天地。
    据了解,莘鸣村共有2200多亩田地,已流转1960多亩,附近几个村的土地也向莘鸣村的家庭农场“集群”靠拢,流转了近千亩土地。
    庞继林是莘鸣村最大的家庭农场主。他租1300亩地种植黑皮果蔗,每亩产量9.5吨至10吨,每吨价格约1400元,毛收入1820万元。此外,他还种有60亩香蕉,扣除成本,还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他因此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村民庞绪文过去很穷,在庞继林的帮扶下,也办了一个110亩的家庭农场种果蔗,一年就走上了小康路。
“莘鸣村农民热衷给农场主租田打工,因为租田比自己种田获得的利益要多。”庞继林扳着指头给笔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亩土地一年流转租金1200元,国家每年给每亩土地的100多元种田补助归土地拥有者,村民每年单是出租田地,即可从每亩土地收获1300多元;另外,村民可以在家庭农场打工,每天工作8小时,每天酬劳60元,一年农忙季节工作7个月,年打工收入有1万多元。”
    眼下正是种植果蔗的季节,笔者看到,每天都有30多个村民在庞继林的家庭农场里干活。一名正在劳作的村民告诉笔者,他们的土地流转给家庭农场后,有的外出打工做生意,有的为家庭农场主打工,像城里人一样上班。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