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3-03-21
2013-03-21 第A01版:要闻 【字体】大 |默认 |

福绵:组织工作为经济发展汇聚正能量

作者: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859
    本报福绵讯GDP56.3亿元、增幅26.2%;农民人均纯收入7055元、增长16.2%……这一系列的主要指标增速全市排名第一。这是福绵管理区干部职工用“辛苦指数”,换来的“福绵速度”;这是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交出的精彩答卷。
    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福绵管理区针对不同层面分三批次公推优选14个科级岗位,让年轻化、专业化、实干型干部脱颖而出;加强乡镇专职党建副书记、贫困村第一书记、新农村指导员以及党建指导员的选配工作;构建后备干部“选拔、储备、教育、培养、管理、使用”六道链条,极大地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该管区开展“提素质、树形象、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让一批理论功底过硬、富有实践经验的领导走上讲台,为2100多人次各级干部授课,通过“现身说法”、“交流互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让培训效果更直观更直接,激发了全管区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营造了“用心工作、费心谋事”的良好氛围。
    该管区创新推行“村务商议团”民主管理模式。探索将村务商议团建设成为村民代表会议的常设机构,经村民代表会议授权,履行民主议事、常态协商、长效监督职责,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作用,切实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在2012年度全国“十大优秀地方新政”评选中,“村务商议团”民主管理模式从全国45个优秀地方新政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十大优秀地方新政,成为广西唯一入选的地方新政。
    该管区在农村自然屯、窗口单位,按照网格化原则建立了362个“党员值班室”,派驻党员轮流值班,为基层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小小值班室,真情在传递”,让党员的贴心服务直抵百姓家门口,成为党员服务群众的“第一岗”、群众反映问题的“服务站”、农村稳定发展的“稳压阀”,被群众亲切称为“有求必应室”。
    该管区建立完善村干部双向绩效考评办法。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转化为具体指标进行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形成了村干部“自觉值班、自觉理事、自觉揽事”的良好工作氛围。
    (伍泽天梁锋)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