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3-02-20 第B04版:文化视野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翰墨赞盛世丹青誉古州 |
——“故乡如歌——玉州籍画家画玉州”画展侧记 |
作者:
□通讯员谢胜林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2778 |
|
|
|
|
|
|
一次彰显玉林特色、弘扬本 地风情的高水平画展 2月1日至20日,我市有史以来参展本地名家最多的画展——“故乡如歌——玉州籍画家画玉州”画展在玉林城市博物馆隆重举行,这次画展成为今年春节期间我市文化活动的焦点之一,在广西区内外好评如潮,反响热烈,不仅数以万计的本地市民前来参观画展,甚至广州、深圳、南宁、桂林等地的众多丹青爱好者也纷纷慕名前来欣赏,一次由本地名家唱主角、本地景色及风俗为主要题材的画展,为何出现“墙里开花内外香”的喜人场面呢?“真没想到家乡的秀美景色与人文风俗被本地名家描绘得如此逼真、生动!更没想到足不出城就能欣赏到这么多名家佳作!”这是诸多前来参观画展的市民的深刻感受。据了解,为助推我市建设特色岭南文化示范市,主办方玉州区委、区政府精心筹办此次画展。去年重阳节前夕,玉州区特意邀请20多名玉州籍著名画家回乡采风。他们在深入高山村、佛子山、南流江等地采风后,将乡情、才情、激情融为一体,创作了78幅植根于玉州故土的作品参展,斑斓入色乡情入画,格调高雅,内涵丰富,多角度反映出玉林璀璨的人文风俗及秀美景色:如庞泰嵩运用其独创的“见笔云”手法创作的《佛子山之春》气势磅礴,气象万千;黄宗湖创作的《南流江》温润清新,刻画出玉林“母亲河”的勃勃生机;黄宗海创作的《高山村古民居印象》、《福萌高山村》厚重古朴,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人文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梁耀创作的《古定小学》秀润天成,令人仿佛感受到这所百年名校的墨韵书香;蒋晓东创作的《云天宫》清秀明朗,使壮观的云天景色跃然纸上;另外,清湾江、万花楼、挂榜山、云龙古渡、家乡民居、父老乡亲等也悉数成为作品的题材,这些作品无不蕴含着画家对美好家乡的深深眷恋,也使本地景色融入更有魅力的文化元素,令观者深有共鸣,一位市民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我虽然到过很多次高山村、佛子山、云龙桥,但是欣赏了这些地方的画作后,我真想立即重游这些地方。”前来参观画展的市委领导也对玉州区籍画家以丹青精品弘扬家乡风土人物、推介本地风景名胜的做法给予赞赏和肯定,希望画家们进一步挖掘玉林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多关注家乡的建设和变化,创作出更好、更多的精品画作宣传玉林。据了解,由于对家乡怀有真挚的感情,画家们的创作过程十分愉悦;而观者由于被作品本身魅力的吸引,更增添了对这些景点的向往,令作品达到了以艺术的形式推介了本地景点及人文风俗的效果,因而参观者、收藏者都十分青睐这些高水平画作,展品被民间收藏家争相预订收藏,画展取得圆满成功。 一个独领风骚的玉州画家群 画展为何取得圆满成功?“这得益于两个原因,一是玉林文化底蕴深厚,涌现一个独领风骚的玉州画家群;二是玉州区委、区政府全力打造以书画艺术为主的地方文化品牌。”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据统计,玉州籍画家中有26人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唯一国办的省级权威书画院——广西书画院特聘的27名画家中,有7人为玉州区籍,由此可见玉州籍画家在广西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地位。 据悉,自古以来我市即有重视书画的传统,古代即有一大批书画家长期服务民间,创作了大批宗教“佛画”及民居建筑图案画等作品,其中高山村至今仍存300多幅明清古壁画、100多件明清古牌匾、窗花以及一大批明清古书画作品;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玉林县的贴羽毛画成为我国羽毛画三大流派之一,玉林羽毛画曾多次获选送到法国、希腊等国际博览会展出,彰显了玉林深厚的文化底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因势利导弘扬书画文化,以文化馆为主体,常年坚持开展书画免费培训,使书画文化薪火相传,孕育了大批画家,上世纪初以来一批玉州籍画家饮誉海内外:擅画花鸟的蒋承赞曾多次到海外举办个人画展,移居台湾后李宗仁先生曾为其画展题词;擅长中国画的晏立熹、陈隆英,张熙福等均蜚声画坛;新中国成立后,玉州区迎来了绘画艺术尽展的春天,一大批优秀书画人才纷纷脱颖而出:有被称为“天下第一云”的庞泰嵩,他的作品曾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人民大会堂等收藏;有曾获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的蒋振立、梁耀;有多次赢得中外美展大奖的黄宗祥、黄宗海、黄宗湖、黄宗池四兄弟;有杨大章、梁惠统、杨大仟、蒋晓东、苏旅、苏华聪、唐递宏、周跃潮、谭志君等知名画家;有陈一峰、蒋彦等在广东发展势头迅猛的新锐画家;绘画家族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梁文聪、梁耀父子,黄宗祥四兄弟,杨大章、杨大仟兄弟,陈一峰、陈一军、陈一红兄妹,晏立熙、晏慕恩父子,誉德萍、誉德妮姐妹,陈家波、陈茵玉、陈赛玉父女,陈彩功、陈卫红父女,霍科云、霍康父子等,他们都是颇有名气的书画家族。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玉州籍画家大多是在本地画家的“传帮带”影响下走上画坛的,如黄宗祥四兄弟在孩提时代长期得到名家晏立熹的指导,蒋晓东、陈一峰、蒋彦等人在青少年时代曾获得供职于玉林县文化馆的陈家波、卢世华等画家的系统指导,而梁耀、苏旅等人在中小学时也常与黄宗祥四兄弟切磋交流画技,由此可见,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绘画氛围是玉州籍画家不断涌现的主要原因。 一个蒸蒸日上的地方文化品牌 画展圆满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是近年来玉州区委、区政府全力打造以书画艺术为主的地方文化品牌。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前些年,虽然玉州籍画家群在当代画坛独领风骚,但由于缺乏良好平台及必要的宣传,在玉州曾一度出现本地人不知本地名画家的尴尬现象。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号角后,玉州区委、区政府站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从“宣传地方文化名人、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入手,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全力把书画艺术打造为玉州区重要的地方文化品牌,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以来,该区每年举办一届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了“南流江畔故乡情——玉州籍中国画十二名家壬辰龙年作品邀请展”及承办了“‘喜迎十八大’北京名家玉林书画展”大型画展;2013年以来,玉州区书画艺术发展更是喜讯频传,获评为自治区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书画艺术类);成立业余学术机构玉州画院,它的成立在该区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使玉州籍画家群增添了一个施展才华、报效家乡的良好平台,也标志着“玉州画家群”品牌将得到进一步升华。玉州画院名誉院长庞泰嵩、院长梁耀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今后将在玉州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不断发展壮大玉州画家群,使之成为玉州的文化品牌;同时,通过定期组织书画家进行采风、组织书画展、笔会、论坛等活动,以翰墨丹青为纽带,加强与全国各地书画界联系与交流,吸引大批社会名流、书画名家、各界精英汇集玉州,进一步增加玉州的知名度及影响力,更好地为玉州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玉州作出贡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