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3-02-20
2013-02-20 第A04版:玉林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乐当弱势群体的“娘家人”

——记玉林市“十佳办案能手”黄冠祥

作者: □本报记者曾昶实习生曾乐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103
    “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法律援助就是他们的最后一道屏障。要是我们帮他们,他们还能靠谁呢……”说这话的是北流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黄冠祥。
    自2006年担任北流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以来,黄冠祥共办理了352件法律援助案件,接待来访来电来信群众并解答法律咨询5000余人次,为受援人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他先后获得了第四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全区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最近又获得“玉林市十佳办案能手”的殊荣。
磨破嘴皮上门帮“讨薪”
    “弱势群体那无助而失望的眼神,是我法律援助工作的不竭动力。”黄冠祥如是说。
    2011年6月25日,北流市北流镇年近八旬的五保户孔老伯,因肇事司机匡某以各种理由拒绝赔偿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一系列费用,不得不找到北流市法律援助中心。黄冠祥受理案件后,细致调查取证,多次到匡某家中对其和其家人做思想工作,在工作中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起初,匡某及其家人不为所动。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匡某也被黄冠祥的为人态度和工作精神所感动,愿意一次性赔偿孔老伯6000元,签订了调解协议书。这起拖了将近一年的赔偿纠纷终于得到圆满解决,让黄冠祥长舒了一口气。为此,孔老伯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北流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表达对该中心工作人员一心为民的衷心感谢。
两年“马拉松”为维权
    “你们这里是法律援助中心,能帮帮我们吗?我们辛辛苦苦干了好几年,被拖欠的工资达20多万元……”2006年5月21日,陈某新、郑某汉等数十位农民工找到北流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这事当然要管!”黄冠祥劝他们别着急,派代表来慢慢说。原来这些农民工于1997年先后进入北流市某水泥有限公司工作,大多数都是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几年来被拖欠工资总额高达20多万元。案件涉及人数众多,金额巨大,农民工情绪也很激动,如果不及时处理,事情越闹越大,后果不堪设想。他马上将此事向北流市司法局分管领导汇报,并亲自办理该案。在掌握充分的证据后,他亲自找到水泥有限公司的老板等相关人员协商,老板当时口头答应支付农民工资,但却一拖再拖不履行自己的承诺。协商无效,黄冠祥为此焦急万分。
    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黄冠祥顶着种种压力,冲破重重阻碍,亲自代理农民工,通过劳动仲裁、一审、二审、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一系列程序,历时两年的艰难维权,最终为陈某新等91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21万多元。事后,这些农民工兄弟感慨地说:“黄主任做法律工作细致、周到、有同情心,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律援助带给我们的温暖,他真是我们农民工心中温暖的太阳,把我们的心坎照亮了。”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