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2-12-19
2012-12-19 第B04版:文化视野 【字体】大 |默认 |

探访陈氏旧居追寻历史印记

★本报记者黄剑红

作者: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907
玉州路边的陈氏旧居,充满古朴之风。
磨损的门槛,不知有多少双脚曾在上面踩过。
朱门上的装饰不知何时失落了。
布满苔藓的天井,如今只有几盆花对它不离不弃。
    已经往陈氏旧居跑几次了,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初秋的傍晚,透过公车的车窗,无意中发现路边有一座门头上高高挂着“赐进士第”牌匾的民居,它与马路边上的高楼大厦极不协调,却又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它静静地坐卧在夕阳的余晖里,似一个穿着褴褛却敢于在人群中高声开唱的骄傲老头,神闲气定,自信满满,不理会别人的异样目光。
    夕阳里,旁边高楼的影子仿佛依附在老屋的白墙朱门黛瓦上、长满苔藓的地上、高高悬挂的牌匾上,似在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这座陈氏旧居位于玉林城区的玉州路上,在玉林宾馆的斜对面。据陈氏的后代陈福裕老人介绍,这座颇有历史韵味的民居是玉林城区南门口陈氏家族的一支。南门口陈氏家族的开祖叫陈适园,他于明末清初由玉林城内的古进士街迁至城外的南门口,并在此建了“德馨堂”,是玉林的名门望族。陈适园是举人,“读书人”出身的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很注重教育,于是在德馨堂建起了家塾。正是这个家塾,让他种下了南门口的文化根基,在他之后的一代代陈家子孙创造了很多辉煌。
    建造这座旧居的先祖陈宽亭正是陈适园的儿子,由于受父亲的耳濡目染,他从小就喜爱读书,家里的书香氛围浓郁。凭着自身积累的文化功底,陈宽亭参加科举考试,喜中举人。在陈宽亭之后,他这一房的子孙中进士、举人的大有人在。至今还挂在门头上的“赐进士第”牌匾,是陈氏子孙陈德英在光绪戊戌会试中排一百零八名获得的。“以前这里的每家每户的门头上、厅堂里都挂满一排排的牌匾,金光闪闪,很好看的。”陈福裕说。
    历史的长河正淹没掉前人世事。三百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旧居略显破败陈旧,天井的地板长满了青苔,门槛也磨损得厉害,头厅的窗棂已经残缺不全,二厅中的屏风也被拆得支离破碎,而窗户上则布满了蜘蛛网与灰尘,供奉台上的陈列摆设等在“文革”中也遭毁殆尽,只剩下印证着历史沧桑的梁木,仍然倔强地挺立着,向世人诉说家族久远的辉煌。
    在这座陈氏旧居的周围可以看到,一幢幢钢筋水泥的小楼正在拔地而起,将它团团包围住。至今还坚守着老屋的一位老奶奶这样告诉记者,许多人搬出了旧居,到外面重建新居了,只在祭拜祖宗的时候才回来一次,而后又匆匆散去。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