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1-11-23 第B02版:社会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昔日打架被劳教日劳而今回头成新人而成 |
|
作者:
□秦崇广 刘献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721 |
|
|
|
 |
陈全将摘下的沙田柚挑到收购地点。 |
|
|
|
|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因违法犯罪被劳教、劳改重新走向社会后,总不能驱散心中的阴影,没有勇气直面人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容县自良镇古济村独珠村民小组的青年陈全,以前打架伤人被劳教,如今洗心革面获新生,成为村民种柚致富带头人,他的转变历程,诠释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道理,给人以良多启示—— 误入歧途被劳教洗心革面重做人 1989年7月,陈全初中毕业后便与父母开山劈岭,将责任山建成沙田柚种植园,种下沙田柚树300多株。一年后,他去广东顺德打工。起初,他还比较安心地工作,后来因怕吃苦,便与社会上不务正业的流氓恶棍混在一起,成天参与打架斗殴。2006年7月,陈全终因打架伤人被劳教1年4个月。在劳教期间,陈全尝到了失去自由的痛苦,真正领悟了做一个自由公民的可贵。更重要的是,管教干部一年多的诱导教育,使他懂得了学法守法、勤劳致富的道理。2007年11月,陈全劳教结束后回到家里,他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回乡初始,陈全感到无颜面对乡亲父老,成天闷在家里不出门。这时,村党支部书记冯柱全、村委会主任陈俊荣登门开导他:“陈全,振作起来,大干一场,做出成绩让村民看看什么叫浪子回头金不换。”陈全幡然醒悟,当场表态要成为学法守法、勤劳致富之人。 大干苦干加巧干种柚年收五十万 陈全赴广东打工期间,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只有老母亲在家,因为家中劳动力缺乏,沙田柚果园只好包给别人管理,陈全回乡之时,果树因管理不周,大多已经老残。为了尽快富起来,陈全将包出去的300株柚树重新要回来自己管护,又承包了一个大果场800株柚树,一下子成为全村单户拥有柚树最多的农户之一。 怎样才能让这1100多株沙田柚树实现优质高产呢?陈全通过拜师学艺,基本掌握了标准化管理沙田柚的科学技术。从2007年冬起,他和妻子早上5时就准时起床,吃了早餐后6时进果场,晚上7时以后才回家——春天忙异花人工授粉,疏花保果;夏天忙追肥和除虫灭病;秋天抓防旱,收获丰收的果实;冬天忙修剪老残病枝和徒长枝,翻晒土壤、开深沟重施土杂肥、有机肥。就这样,几年来夫妻俩没有一日闲。为了解决沙田柚基地需要大量有机肥的问题,陈全贷款十几万元,在果场建起多个养猪场和沼气池,每年养猪上百头,将经过沼气池发酵的猪粪尿追施果树。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他在柚园安装光雨感应自动高压杀虫灯诱杀害虫,将涂上黄油或机油的纤维板挂在树上粘死害虫,人工释放捕食螨捕食害虫,对成果套上无公害纸袋防止病虫危害果实…… 经过陈全夫妻两人的一番苦干,偌大的果场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10年,在不少农户的柚树因严重春寒造成减产的情况下,陈全的1100株柚树共产柚果2.89万公斤,总收入19万元;今年,陈全的沙田柚产量达到7.65万公斤,总收入50.5万元,除去成本获利30多万元,成为容县有名的沙田柚种植能手。 自己富了不算富户户富裕心才安 近年来,陈全所在的村民小组大多农户靠种沙田柚已经富裕起来,但仍有个别家庭因种种原因还未实现家庭富裕。“自己富了不算富,户户富裕心才安。”陈全决心因户制宜,分别帮扶:缺乏资金的,他借款支持;缺乏技术的,他手把手传授;缺乏劳动力的,他联合十几位青年上门帮助劳作,硬是把他们带上富裕路。该组有一位20多岁的后生仔叫亚胜,整天和社会上的“小混混”在一起,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他父母称其为“败家仔”。陈全用自己的经历教育他,让亚胜到他的柚场参观,体会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的乐趣。经过一番教育和开导,亚胜决心与社会上的“小混混”和不良行为决裂,全身心投入到种柚致富的行列。今年,亚胜户收沙田柚3.5万公斤,总收入23万元。 陈全规模种植沙田柚初步富裕起来后,还热心支持家乡公益事业。两年来,他支持村中公益事业的捐款已超过1万元,他还经常抽出时间协助村干部处理村里的各种纠纷,成为村里平安社会建设的好帮手,一些曾被劳教的年轻人通过他的言传身教而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由于表现突出,陈全今年以高票当选村委委员和村民小组长。群众感叹说:“什么叫浪子回头金不换?陈全的转变历程,就是最好的实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