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1-10-27 第A02版:玉林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稻飞虱局部暴发 |
植保专家:严防晚稻后期虫害成灾 |
|
|
|
|
|
□本报记者叶万松通讯员陈景成 自10月上中旬以来,稻飞虱伴随北风从外地迁入我市,数量之多,为多年少见,并已大量产卵。目前田间虫量激增,兴业、福绵、玉州、容县、北流等县(市、区)部分地方已达特大发生程度,有相当田块虫量达3000~8000头/百丛,严重田块达20000~50000头/百丛;近日市植保站普查福绵管理区福绵镇、成均镇樟木镇104块田,其中大发生田块6块占5.8%,特大发生田29块占27.9%,虫量高的达40000~60000头/百丛;普查兴业石南镇、大平山镇81块田,其中达大发生7块占8.64%,特大发生16块,占19.75%;容县局部田块高的20000~30000头/百丛。 由于稻飞虱特别是褐飞虱往往来势猛、成灾快,如防治不好局部地方将出现暴发成灾现象,危害损失大。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不能有任何松懈麻痹思想,紧急行动起来,切实做好后期稻飞虱的防治,严防暴发成灾,确保晚稻增产丰收。 在防治上,重点抓好中迟熟(插)田块,选用速效加长效药剂混合使用,可选用噻嗪酮(扑虱灵)、吡蚜酮、烯啶虫胺等任一种药剂,再加毒死蜱或敌敌畏混合喷施,施药田块保持浅水层,注意安全间隔期保持10天以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