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1-09-30 第B01版:焦点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飞往天宫:华丽“变身”助推天宫飞天 |
|
|
|
|
|
|
与神舟七号一样,托举天宫一号一飞冲天的,依旧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然而,与3年前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相比,这次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外形、技术状态、相关参数、内部结构上都有变化。 “针对天宫与神舟的不同状态,火箭进行了170多项变化。”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张智说,“这样规模的变化,相当于研制一枚全新火箭。” 因此,这枚火箭被称为长征二号FT1。 据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介绍,为了适应天宫飞行器较大的容积,火箭采用了新的整流罩,此前发射神舟七号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整流罩长10.7米,最大直径为3.8米,而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整流罩的长度为12.7米,最大直径为4.2米。火箭整流罩还采用了技术上更先进的冯·卡门曲线头椎。“这种曲线设计可以减少空气中的阻力,适应火箭在大气中的飞行,外形看起来也更漂亮。”荆木春说。 除此之外,火箭的运载能力也进一步增加。为了能够承载更多推进剂,火箭助推器的形状由椭球型改成锥形。“这样做使火箭的运载能力提高了100多公斤。”张智表示,运载能力的增加对载人航天工程有着不小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改进后的长征二号FT1火箭入轨精度比过去有很大提高。“我们在控制上采取了很多措施,采用了惯性测量组合,有效提高了入轨精度。”荆木春说。 运载火箭的技术状态更改,也对发射场提出了50余项新增的技术需求。“我们在原有发射载人飞船火箭的基础上,适应发射天宫一号的要求,进行了100多项技术状态更改。”发射场系统总指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