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1-09-20 第C01版:北流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北流:狠抓“三农”促落实 |
|
|
|
|
|
|
本报北流讯今年以来,北流紧紧围绕“三农”问题,狠抓落实,以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以特色基地建设为产业化发展重点,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为助农增收手段,通过典型引路抓示范,全力创建广西现代农业示范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坚持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探索以工业化带动农民致富、城镇化推动农村发展、产业化提升农业增效的新路,促进农业产业化,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 大力推广种植超级稻良种以及相关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粮食安全进一步保障。今年以来,该市通过组织实施国家粮食高产创建示范项目、现代农业水稻项目、超级稻推广增粮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等,大力推广种植超级稻良种以及相关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不断巩固和提高该市的粮食生产能力。先后在新圩、新荣两个镇建立两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在民乐镇建设广西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40多亩,建设广西现代农业示范4000多亩,带动该市水稻生产,效果显著,粮食优质化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该市早稻推广优质稻种植面积36.4万亩,占早稻播种面积的92.2%,比去年同期增加4.6万亩,增长14.5%;超级稻种植面积达17.3万亩,同比扩大1.8万亩,增长15%。 高效经济作物发展壮大,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该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1.06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1.26万亩,增长12.86%。其中高效蔬菜、甘蔗、中药材、辣椒、木薯等高效经济作物稳定增长,花生等经济作物迅速增加,该市春花生种植面积达3.2万多亩,比去年同期2.2万亩增长45.5%。 农业产业化工作取得新成效。上半年该市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达650多家,农业企业销售收入10.96亿元,直接带动农民29000多户。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145家,参与农民3万多人。同时认真开展规范性合作社示范活动,白马宏发禽畜养殖、宏润优质水稻、同创黑豚鼠等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引导该市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农业经营组织。 农业科技示范和推广成效显著。大力开展技术试验示范探索活动。今年上半年,示范、推广了农业生产新技术10项、农作物新品种8个。技术推广面积大,今年上半年,该市免费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达4.5万多户,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37.5万亩,开展水稻肥料试验3个,建立100亩以上连片示范样板10个,中心示范面积2万亩。举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使用配方肥约4000吨。 农业项目稳步推进,行政执法收效明显。上半年该市承担实施的农业项目主要有国家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测土配方施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水稻项目、超级稻推广增粮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共5个项目,总投资300多万元。其中超级稻推广增粮项目在该市22个镇实施,每镇实施连片示范面积100亩以上,已全部完成。国家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现代农业示范水稻项目已完成过半;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按计划进行中。在抓好项目推进的同时,认真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上半年,该市农技站积极组织好该市7个农产品监测站,不定期开展蔬菜基地农药残留监测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该市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88人次,检查企业381家,共立案8起,结案6起,罚款金额7300元,捣毁售假窝点1个,没收问题种子333公斤,挽回经济损失43.8万元。检测农产品样品1699个,检测合格率99.12%。 农村一事一议实现为民办实事解民忧。该市在去年成功推行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运行该项目,至今年4月底,该市共批复项目148个,总投资1121万元,受益农民12万多人,拉动农民自筹投入资金180多万元,财政奖补投入资金941万元。村道硬化、三面光水渠建设、人畜饮水工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