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1-07-19
2011-07-19 第A01版:要闻 【字体】大 |默认 |

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

——玉林市公开推荐选拔领导干部综述

作者:下转A2版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884
□本报记者 陆小青    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是干部选拔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近年来民意调查中干部群众认为最为有效的选人用人改革措施。
    2010年,我市在竞争性选拔干部方面力度空前,共组织开展了6个批次的公推公选领导干部工作。其中,最先启动的面向全市公开推荐10名副处级空缺职位拟任人选工作,经过了发布公告、公开推荐、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组织考察、讨论决定、公示任职等8个环节,于当年8月下旬下文任命了7名任职人选。
    这次公推公选领导干部,我市在程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以“三推、两评、双票决”的方式,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有效破解干部提名难、识别难、择优难等问题,使公开选拔更加科学、更加民主、更加透明,更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三种途径 广开举贤荐能之路  “干部由谁提名”历来是选人用人的关键所在,也是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破解干部“提名难”问题,关键是要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广开举贤荐能之路。在这次公开推荐领导干部中,我市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的“三推”方式进行提名,共有166名干部参加了个人自荐,726名群众参与了举荐,通过各单位党组(党委)组织召开民主推荐会,共推荐出人选203名。“三推”方式打破了地域、行业、部门界限,扩大了提名的民主,让更多的人才有登台亮相的机会,有效拓宽了选人渠道,实现了多中选好,好中选优。
  “我是在去年4月底在报纸看到全市公开推荐10名副处级空缺职位拟任人选公告的,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就填写了自荐表,另外有一部分群众举荐了我,我原来的工作单位党组织也对我进行民主推荐。经过层层考核后,我竞聘上了现在这个副处级职务,对我来说是很意外和惊喜的。”玉林两岸农业合作研究院(玉林两岸农业合作管理办公室)副院长(副主任)梁文立对记者说。梁文立之前一直从事农业科研生产和管理工作,已在基层工作了近20年,“按我的工作轨迹,正常来说行政级别是科级,技术职称则有可能是研究员,是市委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才使我有机会参与这样的竞选,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前途命运,可以说,得到这个职务,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激励。”梁文立感慨地说。 (下转A2版)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紫新报通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