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1-06-13 第B04版:万花楼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赋予孩子责任感 |
|
|
|
|
|
|
儿子今年9岁,上小学三年级,因为他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养尊处优,娇生惯养,所以独立能力非常差,一直让我妻子放心不下。 这个周末,气温剧降,妻子不小心患上了重感冒,卧病在床。我一大早就起来忙上忙下地照顾她,烧水,煎药,喂药。突然,单位领导打来电话,说有一个重要客户来公司拜访,要我立即赶回公司。这个客户和公司有着举足轻重的业务来往,而且长期以来一直由我联系着,我不好推辞,只要硬着头皮去了。 走之前,望着床上烧得一塌糊涂的妻子,我有些不忍心。妻子虚弱地对我说:“去吧,我没事!”我的鼻头一酸,一把拉起正坐在地上玩玩具的儿子,认真地对他说:“儿子,爸爸有事要去公司一趟,妈妈生病了,行动不方便,你现在是这个家里惟一的男子汉,要担负起照顾好妈妈的责任,千万别捣乱啊!”儿子看着我一脸严肃的样子,愣了几秒钟后,使劲地点了点头。 在单位办完事后,我就马不停蹄地往家赶。一路上,我都担心不已,虽然走之前跟儿子叮嘱过了,但他毕竟还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毛孩子,他只要能保持片刻的安宁不打扰妻子休息我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可千万别闯出什么祸来呀! 然而,回到家,一进卧室,我就愣住了——只见平时顽皮好动的儿子正乖巧安静地伏在床头,学着我的样子用热毛巾敷着妈妈的额头。旁边的凳子上,放着一盆还冒着热气的水以及一袋色泽光鲜的苹果。妻子的气色看起来好了许多,苍白的脸上已微微泛起了红光。 见我惊讶的神情,妻子忙笑着冲我挥挥手,示意我别出声。 儿子帮妈妈敷好额头后,关切地问道:“妈妈,你好些了吗?要不要再吃个苹果?”妻子摇摇头,说:“嗯,妈妈感觉舒服多了,医生的护士都没有你做得好。”得到妈妈的表扬,儿子开心地笑了起来。儿子转过身,准备洗毛巾,一回头,看见了站在门口的我,顿时红了脸,紧张地说:“爸爸,我……我今天没有调皮捣乱,不信你问妈妈?” 我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欣喜和激动,走上前一把把儿子拥入怀中,不停地说:“爸爸相信,爸爸相信……” 事后,妻子告诉我,我走后,儿子非常听话,一直安静地守候在她的床头,一会儿问她痛不痛,一会儿又给她倒水喝,还学着我的样子自己调好温水用热毛巾敷她的额头。后来,儿子想起他生病时我们经常给他买水果吃,便跑到楼下的超市买了两斤苹果上来。“那么大的苹果,被咱儿子削完皮后,小得跟杏儿差不多了,还不够一口呢,哈哈!”妻子满脸幸福地说道。 这件事后,我渐渐地发现儿子开始变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知道吃喝玩乐,以自己为中心,而是开始懂得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学会与他人一起分享快乐,也开始主动帮家里分担劳动。 而我,也通过这件事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孩子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脆弱,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渴望被大人重视、尊重和肯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有必要有意识地交给他们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和责任心,并真诚地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 赋予孩子一份责任感,其实,也是给他们一个认知自己的成长机会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