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1-05-06
2011-05-06 第B04版:特别报道 健康生活 【字体】大 |默认 |

从“小”处入手,为一方平安保驾护航

——记全区公安机关化解矛盾能手陆柱舟

作者:本报记者 胡富光 简宣汉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3174
走访洋桥村委会干部,了解社情民意。
福绵派出所副所长陆柱舟在热情接待上门办事的群众。
  走访在福绵大道开店的个体户。
  夜访福绵镇洋桥村群众,发放警民联系卡。
    玉林市公安局福绵分局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创新工作方法,创立“五小工程”理念,即“化解小纠纷解民意、办好小事情应民心、侦破小案件维民权、排除小隐患保民安、纠正小问题顺民意”,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他们的经验做法经媒体推广被全区公安系统学习运用。
    属于80后的福绵派出所副所长陆柱舟就是这“五小工程”理念积极践行者,他积极摸索并迈出了自己的“四小步”:他以小字辈的谦虚心态面对群众,服务社会;走群众路线,在小节上体现人民警察的精神风貌;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用办大事的工作力度去把小事办好;严肃对待办理小案件,不能因小案而不作为,更不能因小案久拖不决激化矛盾酿成大案。从2007年至今,陆柱舟先后化解辖区各种矛盾纠纷168起,调解成功率在95%以上,预防民转刑案件5起,化解群体性械斗事件6件;陆柱舟因此获“全区公安机关化解矛盾能手”称号,他以他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基层治安综合治理要从“小”做起的重要性。
  群众利益无小事  
  1980年出生的陆柱舟是2004年从警校毕业直接考上警察这个行业的,他很喜欢警察这个挑战性很强的职业,内心里也常常有一种要建功立业的冲动。但是,在基层派出所,所面对的往往都是些十分琐碎的、纠结的事情。为人低调、生性平和、办事认真的陆柱舟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警7年多来,他把“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在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特别有耐心,在和谐警民关系的工作特别有爱心,无论什么时候都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陆柱舟的妻子说,每天看到陆柱舟都是特别的忙,自己的家离派出所不远,可是他还经常吃住在派出所里,不是下乡办案就是进厂讲课,自己1岁多的小孩和75岁的老奶奶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可是遇到老百姓的事情,陆柱舟总是急得不得了的样子,经常是有个电话来,他饭没吃完撂下饭碗就往外跑。
  “群众利益无小事”是陆柱舟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因为心里总是装着群众利益,陆柱舟年纪轻轻,在群众中口碑很好威信很高;办起案做起群众工作来,陆柱舟也有他的一套。对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陆柱舟特别注意研究方法、讲求策略,一是做好排查工作,真正做到未动先知,人动我知,提前介入掌握主动,及早发现疏导矛盾;二是畅通接待渠道,给群众说话的机会,可以当场解决的,当场调结,不能当场解决的,及时移交相关部门解决,并跟踪督办;三是抓好解决工作,将调处纠纷与解困帮难结合起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答复或意见,不推诿,不扯皮;四是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让群众懂法守法,懂得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在陆柱舟分管的洋桥村里,每户村民家里都会有一张他送上的“警民联系卡”。别看这张卡片小,但它却把陆柱舟和广大村民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那上面的电话号码也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更是他几年如一日为人民服务的承诺。“有事儿请打电话找我,我一定尽快赶到。”每次送出一张“警民联系卡”他都会作出这样的承诺,时间久了村民不论遇有什么急事、难事都爱找他。
  服务群众从“小”入手 
  陆柱舟常说:“社区民警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要靠感情作为纽带。面对群众要有诚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只有做到亲民、爱民,人民群众才能愿意与我们打成一片,与我们结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陆柱舟很喜欢跟农民交朋友,无论对谁,他都平等看待一视同仁。经常跟他一起的同事说,陆柱舟为人十分谦虚,对人非常客气,他办事认真,爱动脑子,不怕繁琐,正是这种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甘当“小字辈”的态度,让他交了很多新朋友,获得很多线索,为日后破案打下基础。
  去年3月23日零时40分左右,陆柱舟接到群众举报: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骑一辆摩托车在福绵镇洋桥村里转来转去,可能是来偷东西的小偷。接报后,陆柱舟立即组织民警牟科通等人迅速赶往洋桥村守候伏击。夜里气温很低,民警的手都被冻僵了,可他们仍坚持守候。直到凌晨2时许,一名骑摩托车的可疑男子终于出现伏击地点。他转一圈后,并到一户人家盗窃瓷砖,当他偷搬第3箱瓷砖放上摩托车准备溜之大吉时,民警立即包抄过去,当场将该男子抓获,缴获被盗瓷砖3箱和一辆作案摩托车。经审讯:该盗贼叫田某,是福绵区樟木镇人,平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他没钱卖瓷砖装修房子便想到去偷,没想到一出手便被抓住。
  在陆柱舟对所办理的案件,无论大小,都严肃对待,认真办理,不因小案而不作为,不能让受害者感到警察对其不负责任,更不能因小案久拖不决,激化矛盾,酿成大案。为了促进社区平安和谐,陆柱舟从不忽视邻里之间的摩擦、重点对象人员的平时表现,从细微之处,防止隐患转化为案件。
  去年“玉博会”期间,福绵管理区举行了“福绵服装文化节”。10月23日晚上19时,福绵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福绵镇镇石村横岭自然村有人要打架。接到报警后,陆柱舟等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处理。经调查,民警得知福绵镇中坡村的梁某某(男)和福绵镇镇石村梁某(女)谈恋爱并一起同居了3个多月,现女子提出分手,梁某某不同意。是日晚,梁某某纠集了10多人来到了女子梁某家,要求梁某继续和他一起生活,如果梁某不同意就要殴打梁某与梁某的家人。梁某不甘示弱,也纠集了20多人准备和梁某某一伙人对峙。为了避免双方打架,陆柱舟召集双方代表进行劝导调解。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互相承认错误,梁某某并表示以后不再纠缠梁某了。
  去年12月28日,为争抢一条裤子的加工权,福绵管理区服装工业区两个平时要好的六旬老太太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接警后,派出所副所长陆柱舟带领民警5分钟内赶到了该服装厂,制止了她们的斗殴行为后,带她们到派出所调解。经民警耐心调解,讲道理,讲法律,使两老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后,两人主动向对方道歉,并向民警表示以后将互相谦让,不再争吵与打架。
  这些“小事”的及时正确处理,化解了矛盾,维护了一方的稳定平安。
 做群众工作,关键是以心换心
 陆柱舟经常深入群众中,善于学习当地方言,他恰当地运用群众语言对矛盾双方进行交流说服,为群众调解工作增添了“润滑剂”。去年夏天,一场大雨过后,洋桥村的朱家在邻居周家的房后挖排水沟,两家因此吵了起来,陆柱舟闻讯赶到,经调解两家同意在巷子中央挖水沟,但两家谁也不主动去挖。陆柱舟看到两家都放不下面子,就主动拿铁锹挖沟,在场群众深受感动,两家的矛盾也迎刃而解。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内涵是在平平常常的事情体现出来的;正是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自己的示范作用做起,一个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才能树立起来。陆柱舟在工作中不怕“吃亏”,给上门办事的人递上一杯开水,给忘记锁车的人提个醒,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都是他主动去做的;他经常对自己的同事说:“做群众工作,关键是以心换心”、“群众安全不安全,关键看案件,群众满意不满意,关键看案件查处的及时不及时公正不公正,看民警的为民爱民意识强不强”。
  今年春节期间,福绵派出所所长宁发灿、副所长陆柱舟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为契机,到在逃人员黄某家中走访,对家属进行法律宣传教育,思想动员。经过6次登门“上访”,黄某家属被民警的真诚所打动,主动规劝黄某自首;2月14日早上,黄某在家属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投案自首,如实交代了自己参与抢劫的犯罪行为。原来,去年11月28日晚,黄某同郑某、黎某为筹钱唱KTV在福绵大道洋桥村路段暴力抢劫过路女子,涉案价值达3000多元,郑某被当场被捕,民警全力追捕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在法律的威慑和民警的感召下,黄某投案自首,争取从轻处罚。
  陆柱舟在派出所分管宣传和国保工作,他坚持每周进村入户不少于1天,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去年经他亲手调解纠纷矛盾30多起,为民办理好事7件,还完成了公安基础信息采集录入2万多条,培养了2名网上业务骨干。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紫新报通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