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1-05-06
2011-05-06 第B03版:民生.服务 【字体】大 |默认 |

头痛可能跟心脏有关 立夏重在养心忌贪凉

作者:本报记者 詹丽萍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152
  立夏后要注意三种病预防:
    一是心脏方面的病
    二是患肠胃病
    三是出现血液黏稠  
  5月6日为立夏节气。“立夏”代表天气转暖温度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同时雨水增多。在这样的节气里,中医认为,“暑易入心”“暑易伤气”,心为阳脏,主阳气,所以,“立夏应养心”,即重点关注心脏及情绪。
  头痛可能跟心脏有关  
  一到夏天,很多人就感觉浑身不适,像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这些现象,市一医院内科的李主任认为,这些病痛都跟心脏的承受度有关。李主任解释,心通于夏气,说明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心脏和脉管相连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功能正常则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面色红润光泽;若心脏发生病变,则会出现血流不畅,脉管空虚而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气血瘀滞。
  医生建议:立夏时节,要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及时调整自己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适当地减缓速度,并留有一定余地。去公园散步、郊游,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尽可能地让肌体和精神获得充分的放松。此时节还要节欲守神,善于满足,应保持淡薄宁静的心境,凡事顺其自然,静养勿躁。
 病毒活跃,肠胃易受伤 
  进入夏天,很多人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胃肠道问题,如细菌性痢疾。市一医院门诊部的梁主任分析,这除了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与夏季气候适宜痢疾杆菌繁殖、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因为入夏后人体胃口自然变差,消化功能也受天气影响,如果贪凉嗜好冰寒的食物,刺激肠胃,使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血管骤然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很多老人、儿童以及消化功能不良者就往往在夏季出现腹部疼痛、胃炎等情况。
  医生建议:夏天气温高,湿度大,细菌容易繁殖,饮食要卫生,少吃隔夜饭菜,碗筷要干净,以免染上肠炎、痢疾。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劳。因此,夏季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还要注意科学补水、适量饮些盐水及保健茶汤,不宜睡砖石地,更不宜“快速冷却”。立夏时节,选的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出汗多易出现血液黏稠   
 
  夏天,由于气温高,出汗多,血液易出现黏稠度高。特别是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要少,加上生理反应迟钝,所以在夏天最容易“脱水”。“脱水”会使血液黏稠,这对患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等病的老年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发生中风的几率自然增高。
    医生建议:首先,要注意补充水分。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时也常喝水”。第二,有过中风史的病人,家属要时时注意病人症状,一般来说,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等都是中风前的预兆。第三,防暑降温要适时适中,饮食结构要科学合理,多吃凉性食物如苦瓜、莲子等。“保驾”药物要有备无患。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紫新报通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