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1-05-06 第B02版:社会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侦查近两年,往返桂赣粤三省区,行程上万公里,取证200多份,玉林警方侦破系列消毒粉诈骗案—— |
诈骗百人150多万元,如何得手? |
|
作者:本报记者 邹江 通讯员 冯春晖 朱剑华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484 |
|
|
|
|
|
|
低劣的诈骗手段,竟然屡试不爽,让一个个在商海滚打多年的老板频频中招!这是5月5日记者从玉林市公安局获悉该局破获一起利用购买消毒粉诈骗系列案件时的惊叹。该案被骗人员100多人,涉案金额达150万元,单笔诈骗金额最多一单达到28.6万元!现在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逮捕。骗子是如何编织诱人陷阱的?又是什么最终蒙蔽住了受害人的眼睛?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采访试图揭示其中的社会心理现象。 诈案频发 并案侦查 2009年8月,北流市城南路某批发部老板报警称,其被某中学“校长”以购买消毒粉为由诈骗人民币4000元;2009年9月,北流市某副食品店老板报警,称其被“校长”以购买消毒粉为由骗取人民币3万元;2009年12月,北流市某水电物资店老板报警,称其被某中学“校长”以购买消毒粉为由骗取人民币6000元…… 玉林警方对此系列案件高度重视。由于案情重大,且涉及到贵港、玉林管辖的10个县(市)区,玉林警方决定由玉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成立专案组负责侦查此系列案。经过长时间侦查,警方发现,陆川县温泉镇吕某焕有重大的作案嫌疑。为进一步掌握该犯罪团伙的主要成员、分布地域,获取犯罪证据,专案组成员不远万里,先后两次赶赴江西省调查线索。同时,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赃款往来得知,另一犯罪嫌疑人藏身于广东省珠海市。警方马上安排人员赶赴广东省珠海市调查取证。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警方共收集到有关证据材料200多份。 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警方终于锁定目标,今年3月24日,警方将藏匿于江西省的犯罪嫌疑人陈某盛抓捕归案;3月26日,警方在陆川县将吕某焕和吕某福抓获。 共唱双簧 罗织骗局 负责侦办此案的警员向记者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细节:提审主犯吕某焕时,他有点自得地说:“我真的记不起到底骗了多少人了,反正我都想不到这个法子那么好骗钱!”这个让他如此得意的骗局到底是如何罗织出来的呢? 据警方介绍,犯罪嫌疑人吕某焕曾在梧州市与陈某盛的舅舅合伙诈骗被判10年有期徒刑。2006年刑满释放后,吕某焕曾于2007年到广东电白县看望陈某盛的舅舅,从而认识陈某盛。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经过多次“探讨”,两人于2009年6月开始上演消毒粉诈骗案,吕某焕拉上堂弟吕某福一起“发财”。负责取钱的陈某盛每单抽水10%,吕某福则“吃”25%,余下的全归吕某焕。 其三人实施诈骗时分工明确,开始是由吕某焕到玉林、贵港等市各县市区去抄写一些铺面招牌上面的电话号码或者直接向店主索要名片,并记下铺面是做什么生意的。之后吕某焕就负责冒充当地学校的校长拨打抄回来的电话,并根据之前获悉的情况,称要在店铺购买一批商品,同时谎称学校为防疫情,急需一批消毒粉,但因其和消毒粉化工厂销售科的科长有矛盾,不便再向消毒粉化工厂要货,向店主提出能否帮其购买,如果店主能帮忙要货,将给予每件300元至400元回扣。 就这样,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100多人上当受骗! 警方提示 谨防上当 据警方提示,类似这样的骗局近年在全国各地屡屡出现,在玉林这两年就破获了数起这样的案件,只不过把消毒粉换成了其他的采购物品。其实骗局的漏洞很大,受害人只要确认对方身份是否属实,然后先行看货再付货款,骗子根本不能得逞!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受骗上当呢? 一个受害人道出个中的心理因素:一个是暴富心理,骗子先送上一个采购的大礼包,利润惊人;二是相信社会所谓的潜规则,在所谓高额回扣的诱惑下,最后的一点警惕都消除了。 警方办案人员说,目前该系列案件尚有部分受害者未报警,希望曾遇到类似案情,且汇款至“袁善长”和“黄国新”两个账户名的受害者,能及时向玉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或当地警方报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