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1-02-25
2011-02-25 第B02版:玉林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制衣企业出现新一轮“用工荒”

用工缺口近五成

作者:□张高峰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808
  春节过后,福绵管理区的招聘广告越来越多,说明福绵管理区的用工荒仍在继续。福绵工商分局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走访、谈话等形式,多层面多角度了解企业负责人和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想法,帮助企业缓解招工难问题。
制衣企业普遍出现“用工荒”
  2月15日,在福绵管理区招聘会上,前来找工作的人稀稀疏疏,招聘会场面冷冷清清,很多用人企业提前收工,打道回府。
  “我开办服装厂这么长时间,还是头一回见这样的情况,招聘会工作人员竟比前来找工作的人还要多!”某服装企业的陈先生告诉工商局工作人员。
    福绵管理区张氏制衣厂负责人张谋,也跟其他企业一样正急着招聘工人。“到现在为止只招到8人,我这个小企业都还差7人,还要继续贴广告,希望工商部门帮我们寻找劳务信息,加大宣传,指导企业招工。”张谋拿着很多招聘广告说。
    走访了几家服装企业,工商人员发现,几乎每家企业都存在用工缺口。比如,成均镇黄彬制衣厂有机器12台,目前有5台没有工人用,没有起到生产作用;加上剪衣工、后袋工、拉链工等,该厂还差13名工人。
    截至目前,福绵管理区服装企业几乎只能招到预计的一半,“用工荒”仍在继续。
  “加薪”已不是解决“招工难”最直接的方法
    此前,“加薪”一直被认为是解决招工难最直接的方法。
    在路边、公开栏、信息栏、网上能看到许多招工的广告,许多要求只是“吃苦耐劳、勤快”,月薪集中在800元至1200元之间,同比去年提高了20%左右。要求比以前降低了,薪水比以前提高了,但即使这样的招工条件还是无济于事。
    一位成衣厂的负责人这样认为,福绵的制衣企业开的工资已不是绝对优势,但加薪是有底线的,不能招不到人就加薪。此外,企业应加大技术革新力度,促进转型升级,降低用工成本。同时,政府出台政策,控制社会生活成本,以缓解招工难的问题。
  据了解,此轮“用工荒”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出台了众多惠农强农政策,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回乡过年时就已经决定不再出外务工,而是在家乡创业自己当老板,或是在本地企业务工。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紫新报通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